明朝的鹽是憑“鹽引”才能兌換,相當于“額度”。
有錢沒關系都弄不到鹽引。
只要能換到鹽引,便有大利。
結果商人聞風而動,很快將糧草運集山海關,并且兌換到鹽引,歡天喜地。
這一個策略,朝廷省了糧草損耗。
山海關將士得到需要的糧草。
而商人得到鹽引,狠狠賺了一票,可謂三贏。
蘇大為此策,沒有那么復雜。
但是效果也定然不差。
如今從江南調的糧草,要先緊著神都洛陽的公卿。
能調往關中的不多。
其余各地運糧過去,也有一個沿路損耗問題。
但若此策一出,則西域胡商會想方設法,運糧入關中,以換蜀錦。
這個時代,蜀錦便是硬通貨。
皇帝賞賜都會帶上一些。
平日里對胡商供應的蜀錦也是有限額的,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而大唐之錦,遠銷西域,暴利百倍。
供不應求。
再加上瓷器,和大唐各類百工商品。
此策一出,那些胡商必然聞風而動。
而且關中受災,制造業暫時不能恢復。
要湊齊這些貨物,又會間接推動公交署等物流業發展。
蜀地、各州的手工業也會因此更加興盛。
通過公交署源源不斷的匯聚關中。
這樣一來,關中缺糧問題可以解決。
各地的制造業可以興旺。
朝廷不用消耗庫藏,便能解決關中之患。
武媚娘越想眼睛越亮,看向李弘:“弘兒以為如何?”
“母后,兒臣也覺得,蘇郡公此計可行。”
李弘高興的道。
武媚娘再看向六部官員:“眾卿以為如何?”
“回天后,蘇郡公此計甚善!”
“若真能解關中缺糧困窘,則善莫大焉。”
顏道禮、閻仲和等臣子齊聲道。
武媚娘在心中盤算。
蘇大為此策,能解決關中長期乏糧問題。
倒也不會很快就肥了關中那些軍事貴族,關隴世家。
就算那些世家賺取更多財貨,但是失去對府兵的掌握,這關中,今后還是她天后說了算。
于是武媚娘頷首道:“既是如此,哀家也無疑議,就照此計施行吧。”
李弘大喜,這算是他難得與武后保持一致的地方。
忙召來掌筆執禮的太監,以口念出圣旨,令中書省官員抄記下,待用印之后,頒行天下。
雖然此次議政,花去不少時間。
但是武媚娘與李弘,還有各部官員都比較滿意。
沒有花費朝廷太多公帑,已經解決了困擾大唐的兩個重大議題。
但是現在,還有最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
武媚娘凝神細思片刻,然后向蘇大為道:“愛卿方才說了借西域胡商輸送糧草之事,但是西域叛亂未曾解決,大食國步步進逼,到時只怕商路斷絕,借胡商運糧之事,只怕成無源之水。”
此話一出,狄仁杰、閻立本等重臣頓時心中一驚。
暗呼武后不愧是昔年由天皇大帝欽點,代為掌筆執政的女強人。
這眼光老辣,一眼看出問題關鍵所在。
李弘急道:“如之奈何?”
“陛下,太后,請容獻上平定西域之策。”
蘇大為叉手行禮。
滿殿重臣,包括武媚娘、李弘、閻立本、蘇慶節、狄仁杰、程務挺、程處嗣、尉遲寶琳、三省六部官員,十二衛大將軍,及眾軍將,頓時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