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情自然沒有那么簡單,所以我們再說說社會因素。
我們通常都會把知識分子分為兩種,一種文,一種理,文靠言論思想,理靠科研學術,這兩種雖然都被稱為知識分子,但是具體的工作內容和性質卻是大相徑庭。
如果她爺爺屬于后者,也就沒有后面的事了,畢竟科研人員在當時非常受重視,而且也不會惹什么事,畢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穩扎科研中,跟外界幾乎沒有什么瓜葛,也不可能得罪人。
但是偏偏她爺爺屬于前者,用我們話講就是耍筆桿子的,這種人在當時不能說不受重視吧,至少社會地位比后者要差一些。
要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可偏偏她爺爺當時正值當年,恃才傲物,意氣風發不說,還有些大大咧咧,口無遮攔,因此說話辦事,很多情況都是意氣用事,意氣用事固然可敬,但是很容易得罪人,而且是不經心的就得罪了人。
如果她爺爺得罪的只是普通人也就罷了,普通人之間言語冒犯了不起就打一架,再不濟就打官司,反正影響不會太大,然而情況恰恰相反,她爺爺得罪的這些人能量極大,地位極高,這就不可能相安無事了。
言論思想原本就是沒有什么定數的,再加上華夏語言博大精深,想雞蛋里挑骨頭太簡單了,她爺爺平時就是大大咧咧,不拘一格的性格,所以言語里難免有些違禁的東西,這就被對方死死的抓在了手里,窮追猛打,勢要把她爺爺以及整個家庭置于死地。
實際上,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就看如何操作了,如果上面有人幫忙,可能四兩撥千斤,定義個所言無心,并非本意,警告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是如果沒人幫忙,那這個家庭可能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所以這個時候,她父親的婚姻選擇就變得很微妙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有她母親的存在,她母親自然沒什么能力,但是她外公影響力很大啊,在那個年代可是實力派人物,只要她外公出面幫忙說句公道話,稍微伸手拉一把,再在中間稍稍撮合一下,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但是老爺子怎么會輕易幫人說話呢?尤其對方的兒子還拒絕了自己女兒,我女兒這么優秀,你特么看不上,是不是瞎了狗眼啊?因此,他心中自然憋著一口氣,不愿出頭。
他是不想出頭啊,但是抵不住她母親的求情啊,她母親天天找老爺子哭訴,以淚洗面,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情人,她母親這么鬧,她外公自然受不了,最終老爺子心軟了下來,同意幫忙,但是,不要著急,有條件。
條件就是要讓她父親跟她母親成親。
這就很好理解了嘛!只要成親兩家人就是一家人了,還有什么幫忙不幫忙,那也就是捎帶手的事,而且有他外公這個靠山,很可能都不用特意出手,對方就自動放手了,這就是所謂的背靠大樹好乘涼呀!
不要奇怪,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和一些事,不是誰說動就能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