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師道轉身環顧了一下大殿,接著又說道:“故老相傳,北方的水母宮,南方的龍王廟之中,都藏有這天一真水,只是年深日久,世亂多變,大多不知去向了。此地僻處江灣,想來變亂較少,所幸還留有上古的天一真水。此水袁某也是只聞其名,今日才首次得見……上仙莊,上仙莊,瞧這個地名,只怕從前真有些神仙遺跡,也未可知。這座娘娘廟如此古舊,看情形應是水母宮。只是,為何供奉這樣一個鄉俗村姑,袁某也是不得其解。難不成,這便是水母娘娘的真容,那也太過匪夷所思了。”
天龍山位于西南,蕭玄直從未見過水母宮,也未曾聽師友談過水母娘娘之事,當下無話可說。他見張玄歧面色如常,便將他從水缸中抱了起來,只覺得缸中之水不冰不熱,泡在其中極為舒適。又見自己的雙手及衣袖浸入水中,抬起之后,卻是滴水不沾,張玄歧泡在缸中,本來渾身上下都濕透了,此時身上也是毫無濕痕,不由得嘖嘖稱奇。
袁師道隨身取出了一個透明琉璃小瓶,裝了大半瓶水放在水缸之旁,又取出一小撮丹砂投入瓶中,只見瓶中之水頓時變色,奇的是,那缸中之水也同時變紅。不一會,那丹砂溶入水中,紅色漸漸消失,瓶中之水、缸中之水又同時回復了透明。
袁師道忍不住贊嘆道:“真是天工造物,妙不可言!天一真水不愧為天下萬水之母,既能夠通天下萬方之水,又能夠容世間一切可溶之物。今日機緣巧合,且取半瓶,余下的便留給有緣之人吧。”
蕭玄直見袁師道將那半瓶天一真水鄭重收好,知道這天一真水十分稀罕,可遇不可求,也有心要收藏個一瓶半瓶,奈何他們出逃在外,隨身沒有攜帶合適的容器,些許小事,又不便向袁師道開口商借,只好暫時作罷。他在心里默記上仙莊的方位,想著日后定要另尋機會,來取一些這天一真水。又見張玄歧已經醒轉了過來,他不待袁師道開口,便動手將那水缸和村姑塑像,一一搬回了原位。
二人見張玄歧死里逃生,體力未復,當下也不著急趕路。蕭玄直出門尋來一些枯枝碎葉,生了一個火堆,給張玄歧取暖。三人在供桌前各取了一個蒲團,向火席地而坐。
蕭玄直回想這半天的遭遇,心中無數的疑竇,一時千頭萬緒,不知道從何說起,便隨口攀談道:“袁仙師,弟子不明白,那定魂珠究竟是怎樣的神物,竟然能令雪獅子活了過來?弟子自小便投入天龍山的門下,從來沒有聽同門提到過這件神物。”
袁師道本來若有所思,這時斜看了他一眼,目中寒光一閃,反問道:“那定魂珠與雪獅子從何而來,蕭道兄當真一無所知?”蕭玄直見他神情話語中大有怒意,心中一震,不禁面露惶恐之色。
袁師道見他如此,臉色稍轉溫和,緩了緩,慢慢說道:“定魂珠,顧名思義,自然指的是能定住人的魂魄,不讓逝者的魂魄灰飛煙滅。據說,當年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英年早逝,武帝懷念佳人,相思成疾。這時,有修行之士前來進言,說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將李夫人的魂魄召回陽間,與武帝相聚。武帝聽了這話,自然心中大喜,便命那人在宮中設壇作法。果不其然,施法之后,隔著一層紗簾,武帝便真的見到了李夫人的身影。那李夫人的魂魄能重返陽間,與武帝相聚,而沒有魂飛魄散,自然便是定魂珠的功勞了……至于此珠的來歷嘛,則是頗為傳奇。有人說是紫云山的百目道人,天生異相,出生之時,渾身上下,長了無數顆眼珠。百目道人成年之后,際遇非凡,修煉成極高的道行,便將他身上多的眼珠,一一摘下,煉成了定魂珠。只是,此事太過匪夷所思,未必可信。定魂珠以及眾口相傳的定風珠、辟雷珠之類的寶珠,究竟是天生的寶物,還是世間高人煉制出來的奇珍,只怕當今世上,沒有人能說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