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躊躇,從懷中的乾坤百寶囊中,取出一袋他山之石,交給張玄歧,說道:“我年少時游歷名山大川,設置了許多的方便法門,閑暇之時,又就地取材,順手做了些他山之石。這些他山之石,只是些小玩意,我留著無用,今日便贈與你吧。危難之時,你取出一顆,握在掌心,在心中默念石上的銘文三遍,或許能夠助你逃過一劫。”
張玄歧接過那一袋他山之石,只見布袋不大,上面繡有幾個金色的篆書大字“山河一氣袋”,手指暗暗捏了捏,感覺布袋中收納的,是許多小石子。按說布袋中裝了這么多的石子,應該沉甸甸的才是,但這布袋卻是輕若鴻毛。
張玄歧心里清楚,袁師道雖然說得若無其事,這他山之石畢竟是他一顆顆施法制作出來的。對于袁師道而言,他山之石只是小玩意,或許微不足道,但對尋常人來講,卻是求之不可得的一件寶物。
張玄歧心中對此自然十分好奇,但是沒有當面打開細看,而是將“山河一氣袋”貼身收好,躬身說道:“晚輩記住了,我知道照顧自己,袁仙師請自便。”
袁師道見張玄歧說話老成,并沒有小兒女的嬌憨之態,心中頗感寬慰,對他點點頭,當即將伏魔劍還鞘,長吸一口氣,施出辟水咒,向井中跳了下去。
袁師道一入水,便開始收起千尋尺,只見尺身立時往上收起,比起放下之時,快了何止數倍。那千尋尺收得快,袁師道下沉的速度更快,竟像不是袁師道在收起千尋尺,而是千尋尺在收起袁師道似的。
袁師道急速下潛之中,感覺周身仍是一陣陣的刺痛。他目不見物,單憑想象也知道,此刻在這深井之中,定然是有著一長串的大水泡,正在緩緩上浮。他下沉之時,勢必就直接穿過了這些水泡。
不多時,千尋尺收完,袁師道已經下潛到了尺身的盡頭,那塊石頭所在的深度。此時,井中四周一片漆黑。袁師道將石塊抓在手中,四處摸索一番,發覺石塊的確是懸在水中的,想來還是沒有到底,便收好了千尋尺,繼續下潛。
袁師道知道,施展辟水咒,與在水中使用辟水珠,效用相似。所不同的,使用辟水珠的時候,身不沾水,人呼吸無礙,而施展辟水咒,則需要人全程閉氣。逍遙山原本有一顆祖傳的辟水珠,但是他并未帶在身邊,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施展辟水咒,屏氣下潛。
袁師道一口氣將要用盡,神志已經有些模糊了,感覺功敗垂成,正要掉頭上浮,突然間,耳際啵的一聲悶響,只覺得身體的四周驟然一輕,已然離開水井,跌入到一片虛空之中。
(本書已完稿,全書23萬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