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齡忽然想起,茅宗一此前讓袁從真上山傳話。那一句話當時聽著莫名其妙,現在看來,試探三位弟子的意思,卻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他與譚長生、林長青交換了一個眼神。一時之間,三人都是心中一驚,頓時沉默下來。
茅宗一在玉清宮的住處安頓下來之后,便將袁從真、張玄歧二人留在身邊。雖然明面上說,由茅宗一將這二人收入茅山門下,可是,他既不讓袁從真、張玄歧拜師,也不讓他們在茅山三宗里認祖歸宗。
袁從真日常只在茅宗一的身邊服侍。張玄歧則被安排在玉清宮中,協助劉長齡,處理茅山首宗的一些日常事務。
山上清凈,日常也沒有多少事,張玄歧整日只是在玉清宮大殿中值守而已。宋璧人由張玄歧負責照顧。袁從真自打上山以后,便再也沒有去看過她。
張玄歧回想在赤城山的時候,袁從真幾次訴說,她與宋璧人如何姐妹情深。今昔對比,人世涼薄,虛情假意,真是令人心冷。
其間,張玄歧看到袁從真在茅宗一的內室中出入,并不避人耳目。茅山上下對茅宗一十分敬畏,沒人敢說一句閑話。
張玄歧心想,袁從真這樣親近茅宗一,不將世俗的倫常放在眼里,不怕世人的眼光,自然是有所圖謀,日后想必會在茅山獲益匪淺。
而且,這些都足以證明,她在赤城山的所作所為,也是十分離經叛道。當日安凌云對她的那些指控,多半便是真的。但是,這種事,她能做得出,自己卻做不來。因此,張玄歧對茅宗一始終若即若離。
茅宗一見他不來巴結,對他也視若無睹。劉長齡生性刻薄暴躁,張玄歧也不能討得他的歡心。
張玄歧有時候想起,此前自己一心一意,想要投入茅山的門下,不由得啼笑皆非,無奈嘆氣。他由此深深體會到,所謂期望越大,失望便也越大的道理。
山中時光易過,不知不覺中,張玄歧一直好奇的茅山大比之年,已經到來。
原來,茅山的大比之年,其設置的初衷,就是為了十二年一次的紫府神宮之會。茅山考核門下弟子的大會,原本是四年一次。十二年之中,前兩次的考核大會,稱之為小比之年,而最后與紫府神宮之會時間重合的那一次,則稱之為大比之年。
每逢大比之年,茅山弟子施展出平生所學,各顯神通,分出高下。其中的優勝者,獲得前往紫府神宮赴約的機會。
因此,茅山三宗的弟子,都將這視為人生大考,進能夠身登紫府,飛升仙界,自不用說,退也能出人頭地,在五山的同門中揚名立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