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凌云點點頭,本想接著問袁師道,如果通過了紫府神宮四重境界的考驗,最后是否真的能夠飛升成仙。轉念一想,袁師道本人兩次栽在了這第四重境界里面,拿這個問題問他,自然是問不出什么結果來,于是便不再說話了。
袁師道見在座眾人不再說話,便說道:“袁某在紫府神宮的所見所聞,大抵就是這樣了。情窟情絲,金山錢眼,還有那銷魂噬魄的溫柔鄉,無盡殺戮的英雄冢,諸位要是身處其中,是否有把握全身而退?如果這些都能夠順利過關,各位是否能夠預知其后的禍福,真的飛升成仙?”
說到這里,袁師道挨個看向在座眾人。譚長生、林道靖、安凌云都低頭沉思,不發一言。
袁師道看到這里,心中冷笑一聲。他知道,在座這幾位五山首腦,除了茅宗一,其他人的道行修為,比自己都差了一截。自己尚且做不到的事,他們又怎會有信心過關?
想到這里,袁師道正色說道:“紫府神宮存在至今,據說已有數百年之久。這么多年里,或許有許多人從紫府神宮全身而退,或許有些高人真的飛升成仙。但是,更多的人,是被困在了紫府神宮之中,既不能飛升仙界,又不能回歸人間。如此看來,紫府神宮已經背離了地仙五祖當日的初衷,成了咱們五山事業的一大禍害。
“因此,袁某今日倡議,對紫府神宮取而代之。其一,是要保存紫府
(本章未完,請翻頁)
神宮這樣一種形式,只有這樣,才不會動搖五山中人立志修仙的根本。其二,則是要將其牢牢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革除其中的種種弊端,唯有如此,五山才不會人才凋零,毀于一旦。各位以為如何?”
譚長生、安凌云相繼點頭稱是,林道靖沉思了片刻,也緩緩點了點頭。
茅宗一這時也慢慢張開雙眼,說道:“我早就說過,成仙之事,禍福難料,歷來便不主張茅山門人前往紫府神宮赴約。只是,我近年來精力不濟,不問世事,結果,茅山首宗劉長齡、三宗林長青都失陷在紫府神宮之中,這是何等慘痛的教訓!
“袁仙師的倡議,也是為了五山的長遠考慮,出于一片公心,各位應當沒有異議。廢棄紫府神宮,勢在必行。接下來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革除紫府神宮的種種弊端,各位可以暢所欲言!”
茅宗一話音剛落,譚長生接著說道:“長齡師兄和長青師弟前往紫府神宮應約,事先我也曾反復勸誡他們,讓他們打消這個主意。無奈我人微言輕,還是沒能阻止他們前往,結果使我茅山蒙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師尊要怪罪,便怪罪在我頭上吧!
“諸位仙師,適才我們有太多無謂的爭論,虛耗精力,于事無補,幸虧師尊他老人家目光如炬,高屋建瓴,將大家引回了正道。此刻大家還是集中心智,籌劃如何改良紫府神宮。譚某資質駑鈍,便先拋磚引玉了。
“說來,紫府神宮能夠數百年長盛不衰,一者,自然是因為地仙五祖的緣故。五位祖師本領通神,名震千古,雖然開創紫府神宮之時,并沒有顯露他們的真實身份,但是紫府神宮如此奇妙非凡,便是再沒有見識的庸碌小人,也知道這是出自有大本領、大作為的曠世高人的手筆。我們身為五山后輩,雖然晚近才知道地仙五祖創設紫府神宮這一真相,卻也早就拜倒在紫府神宮之下,這便是明證。
“再者,便是身登紫府,立地成仙這句話,被天下無數修行之士奉為圭臬。數百年來,修行之士只要提到成仙,便會想到紫府神宮。紫府神宮與成仙之事,儼然已經合為一體,難以分解了。因此,譚某覺得,想要廢棄紫府神宮,然后另起爐灶,絕非易事,倒不如另建一座紫府神宮,由我們來全盤掌控,似乎更為妥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