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人等遂在密林里奔跑移動,展現出驚人的靈活性和速度。
這些西南部族的人,并未修習過三教九流之術,但自有他們的戰斗方式,比如用毒,還有種族血脈,與生俱來的天賦等等。
其中的夜郎人天生具有吹牛的能力,能以聲音調動部分天地之力,有著和儒家,名家,縱橫家相同的共性。
當然,他們的戰斗能力,遠不如中土各國那么體系分明,大多靠天賦,直接莽。
這時粟戈率領的巴國隊伍,一路前行,通過訊號聯系,很快就有數百巴國人趕來聚集。
他們最終來到一處山崖上,探頭往崖下看去。
山林間濕氣蒸騰,薄霧繚繞。
但居高臨下,能夠很清楚的看見山下的一條窄道上,有一支隊伍,正由遠及近的顯出身形。
“時間正好,合該這隊秦人當死。”
山崖下,有一支三十余人的秦軍,出使夜郎后準備返回軍營復命。
就在這支隊伍出現后,經過山崖下的時候,粟戈口中發出夜梟般的怪叫。
周圍的山巒各處,影影重重,皆有巴國人冒出,從崖上跳下,敏捷如猿猴,落地便撲向秦軍。
他們還取出一種獸皮袋,從中放出縷縷黑氣,蘊含劇毒,如有靈性的卷向秦軍。
“這些蠻子,不知死活,中了廉頗將軍的計。”
“將軍早猜到這些蠻人不會安生,幸虧提前做了安排。”
霎時,秦軍的隊伍后方,也出現伏兵。
卻是廉頗用兵老辣,和這些西南部族交鋒過一段時間,早發現這些部族詭計層出,善于暗襲,故而防了一手。
廉頗派去勸降夜郎人的隊伍,一明一暗,彼此呼應。
暗中的一路,用了呂不韋親自書寫描繪的一副畫卷,在密林里遮蔽自身,和密林融為一體,作為應對特殊狀況的伏兵。
此時伏兵殺出,巴人從埋伏的一方,變成被埋伏的一方,接觸間便被秦軍擊殺不少。
人員迅速折損,粟戈驚駭之下,立即吹了一聲唿哨,準備帶人撤退。
但就在這時,密林里突然竄起一道劍芒。
帶隊的一個秦軍年輕將領,被劍光一擊斬斷脖頸,頭顱飛起。
劍芒游曳,三四次閃爍間,秦軍這支明暗相合,超過兩百精銳的隊伍中的幾員將領,先后被殺。
隱在暗處祭出劍芒者,力量之強,顯然遠超在場敵我雙方的所有人。
形勢變化,讓粟戈愣了愣,是誰在暗中幫他們?
巴人得了劍芒之助,當即轉守為攻,毒風聚散,卷向秦軍。
兩刻鐘后,地面上倒著橫七豎八的秦軍尸體。
而粟戈面色凝厲的站在尸體中間。
他身上也受了傷,背部,腿上,甚至連臉頰都有一道傷痕。
預計中的伏擊沒打成,雖然有暗中的劍光幫忙,但巴人仍損失慘重。
四百多人的隊伍,以二打一,加上劍光輔助,到戰況結束,剩下的巴人卻不足百人,只能算慘勝。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暗中的劍光,將所有想要撤走,回去給廉頗報信的秦軍,殺的一干二凈。
此時,只有二十來個因為重傷而被俘的秦軍,正被巴人壓在地上。
粟戈抽出一把握柄纏著樹皮的短刃,放在一名被俘秦軍的脖子上,嘴里吐出蹩腳的中土語道:“我問一句,你回答……”
呸!
那秦軍突然吐痰,又急又快,粟戈偏了下頭,仍被那痰落在臉上。
他驚怒交加,利刃一揮,干凈利索的切斷了秦軍的喉嚨。
粟戈又去問第二個俘虜,但那秦軍的反應一模一樣,也開口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