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攏一舉消滅匈奴,大漢朝真的是傾盡全國之力,集結了五十多萬軍隊。
這么多兵馬,幸虧是韓信指揮,否則將一片混亂。
與上次在仙境商議的一樣,堵住三十多萬匈奴的退路,封死四個主要方向。
接著從黃河古道故意留出一個缺口。
眼下天氣嚴寒,大雪飄曳,天寒地凍的鬼天氣里,匈奴士兵凍傷凍死者,將會高達數萬。
而古道的盡頭,則在最關鍵時刻毀掉,匈奴無路可走,唯有退回來。
“報,報大將軍,冒頓的左右賢王,各率兵三萬,由我軍守備薄弱的西北,東南兩個方向突圍,他們要打通雪山腳下的兩條外出線路。”
“報,匈奴的左右賢王已行軍四里,即將到達白登山腳下的亂石坡,楊樹溝。”
“報,矛盾派遣先鋒部隊六萬人,正在攻打北邊的黑崖口,樊噲將軍請求支援。”
一個個傳令兵回來稟報消息。
劉邦沒有發話,他將只會大權全部交給了韓信,現在的他,只是一個看客。
韓信沒有盲目發號命令,來回踱步,深思熟慮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命令周勃,曹參,各調集五千精兵,支援樊噲,一定要堵住匈奴回歸草原的道路。”
“傳令彭越,左右賢王的軍隊,一旦到達亂石坡,楊樹溝,立刻引爆震天雷,引發雪崩。”
“用烽火傳令,讓山上的周勃,灌嬰,死守上山的道路,決不能讓匈奴躥上白登山。”
“通知九江王英布,讓他將十五萬大軍集合在太原方向一線,決不能讓匈奴往南竄逃。”
……
一道道命令傳達出去,韓信沒有松一口氣,神色依舊凝重,朝著后方的皇帝劉邦行了禮數,說道,“陛下,韓信現在最怕的,是彭越將軍那邊。”
如果無法造成雪崩,給左右賢王殺出一條出路,所有的匈奴兵,將會從守力薄弱的亮出地方沖出,局面將難以收拾。
劉邦說道,“大將軍,稍安勿躁,關于引發雪崩的問題,朕三申五令,讓彭越在各處地方,接連派人試驗了十幾次,只有兩次失敗,想來不會有問題。”
有十分之一的概率會失敗,對于韓信而言,卻也不保險。
韓信看了看地圖,神色凝重說道,“陛下,左右賢王哪怕能沖出亂石坡,楊樹溝,外圍也還有十五里地的區域可以布防,為了以防萬一,韓信決定再派遣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守住白登山外的道路。”
劉邦問道,“誰去合適?”
韓信說道,“由韓信親自前去。”
“啊……”
劉邦驚得站起身,說道,“你是統兵大元帥,哪有自己去沖鋒陷陣的?”
韓信卻是說道,“陛下,如今合圍大局已經成功,困獸猶斗的匈奴兵,將展開最后的殊死搏斗,他們只有三條線路,往北竄回草原,相信樊噲將軍能定住黑崖口。”
“他們往南,想打通太原的路,有我們二十萬大軍守著,更是難如登天。”
“匈奴所有的希望,都在白登山下的幾處薄弱點。”
“左右賢王找到了兩條突圍的道路,難保不會有第三條,第四條。”
“一般人將看不出匈奴的意圖,唯有韓信親自前往,才可保證萬無一失。”
……
對于韓信的話,劉邦沉默了一會,他認同韓信的分析,可是誰留在中軍大營指揮?
韓信說道,“陛下,現在所有的匈奴士兵,都以為你被困在白登山上,等到局勢膠著,陛下你登高一呼,必定讓冒頓大驚失色,匈奴兵軍心一亂,再無翻盤之勢。”
前邊的局,韓信都已經調度好了。
最后一個殺招,由劉邦這個皇帝來親自指揮,韓信為什么選擇避開呢?自然就是要將消滅匈奴的大部分功勞,記在皇帝身上。
韓信為什么這么聰明?
懂得討好劉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