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過去,夜幕降臨,黑暗籠罩的大莊園內,一陣陣霧氣再次從中央湖泊升起,快速彌漫開來。
四道光門,閃爍著不同的色澤,橫列出現。
點點光芒跳動間。
連接著隋朝“位面”的那道歷史光門,率先有了動靜,一個穿著古代龍袍的男子走出。
在他身后,還跟著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正是蕭皇后。
今天的楊廣很不一樣,目光如炬,龍行虎步,走起路來時,昂首挺胸,一副揚眉吐氣的孤傲形象,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上次過來時,楊廣還一陣揚眉吐氣,對莊凡大吐苦水,訴說著隋朝的艱難局面。
哪曾想,大半個月時間,楊廣已經變了個人,變得神采奕奕了。
楊廣最近的小日子,確實過得舒爽。
徹底掃滅國內三大起義軍。
隋朝軍隊在兵馬大元帥秦瓊的帶領下,將突厥打得躲到了草原深處。
隋朝兵馬還殺入高句麗境內,捷報連連。
國內進行一系列改革,國內經濟開始復蘇,老百姓有了希望,各地起義的聲音幾乎聽不到了。
最重要的是在南邊一戰,重創了來自遙遠的笈多王朝,隋朝軍隊穿過安南,一路追殺,不僅覆滅了笈多王朝的十幾萬大軍,還繳獲了不少的黃金珠寶。
眼下的隋朝,國庫充裕,各項改革因此得到了有力保證,一切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楊廣自然神清氣爽,走路生風。
上次莊凡能獲得系統獎賞的三萬歷史積分,正是源于隋朝的大軍,打敗了笈多王朝的軍隊。
“先生,這是一批來自南亞的珠寶,小小禮物,不成敬意。”楊廣春風得意說道。
莊凡疑惑道,“這笈多王朝,也算一個兵強馬壯的印度帝國,有那么不堪一擊嗎?”
楊廣說道,“這笈多王朝的軍隊,確實極為兇猛,一路從西邊打了過來,連安南都差點淪落到他們口中。”
莊凡問道,“打敗笈多王朝的主將是誰?”
領兵的主將是誰。
莊凡真的猜不透,有外號稱“楊林不倒,隋朝不亡”的楊林,坐鎮登州,指揮大局。
秦叔寶,尉遲恭,來護兒等大將,在參與北邊對突厥、高句麗的大戰。
隋朝的南邊邊境,還有哪位名將?
楊廣笑著說道,“先生,此次領兵打仗的,乃是李家的老二李世民。”
李世民?
莊凡咂舌,表情一下變得錯愕無比,顯得極為震驚,在此之前,他一直在阻止李世民冒頭,沒想到,這位文治武功牛逼到不行的唐太宗,還是跳出來來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看來老話真沒騙人。
接下來,歷史該怎么進行?
李世民不斷建功立業,擁有威脅楊廣隋朝的能力,然后取而代之?
還是李世民甘心為隋朝征戰沙場?
可李世民的野心,楊廣壓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