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日唯唯諾諾,毫無反擊之意?
李世民在心里琢磨了下,看著模樣李善沒心思出任中書舍人,正在努力遠離已經越來越近的漩渦。
呃,這個答案,不能說錯……只不過解題過程,離題萬里。
李善自然是聽得懂崔信那句話……當日長孫氏設宴,有人提起李善,崔小娘子索詩,第二日那首“桃花依舊笑春風”就送去了。
什么叫提筆即就,這就是了。
崔信死死盯著李善……你個小兔崽子,在外頭宣揚什么推敲,到了關鍵時刻,卻是提筆即就!
楊恭仁輕輕咳嗽兩聲……他是局外人,覺得屬下這話越說越偏了。
崔信回過神來,揚聲道:“中書舍人定制六人,分押尚書省六部,佐相判決。”
“李善其人,年未過弱冠之年,何德何能押六部?”
楊恭仁點頭道:“陛下,此事需謹慎擇人。”
“李懷仁有籌謀山東戰事之功,但初初出仕,出任中書舍人,此非儲才正道。”
李淵聽了這話,臉色略微好看了點……楊恭仁承認李善的功勞和才能,以朝廷儲才相勸。
但其實楊恭仁也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雖然如今尚書左仆射裴寂因為特殊的地位,和李淵特殊的關系被視為首相,但實際上在三省六部制后面近千年內,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才是真正的首相。
期間的緣由很多,而中書舍人分押六部就是一個關鍵,這意味著中書令的手是能伸到尚書省的,而尚書省的六部是實際操持朝政的關鍵。
楊恭仁對李善沒什么看法,但他絕不想看到,因為李善而使中書省的職權有所削減。
不過倒是記得侄兒這一科入進士榜,好像還和李善來往頗為密切,楊恭仁說完轉頭看了眼……結果看到的是李善投來的感激目光。
李建成有些失望,但也沒繼續爭論……他對李淵的心思變化最是了解。
崔信冷冷的看了眼李善,眼神有些復雜……后者心里暗罵,當年清河縣內,這貨溫文儒雅,就算自己斬殺崔帛,也沒現在這般橫眉豎目,不會是個女兒奴吧?!
楊恭仁正要退下,李淵突然開口道:“記得吏部尚書為檢校?”
楊恭仁愣了下,點頭應是。
“轉工部尚書。”李淵吩咐道:“吏部尚書……楊卿兼任檢校。”
李善低著頭全身心的盯著腳下的金磚,心里估算這個時代的金磚質量有多好……
檢校吏部尚書的封倫兼任天策府司馬,如今轉工部尚書,這對李世民來說不是個好消息……李世民雖長期出任尚書令,但尚書省的事務大都是左仆射裴寂負責的,原本封倫為吏部尚書,能極大的增強秦王府一脈在尚書令的權責,使李世民這個尚書令不僅僅只是個頭銜。
但現在,中書令楊恭仁兼任吏部尚書……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打壓李世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