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曾言,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李善失笑道:“難道要將整個代州為其牧場”
李善加重語氣,“賓王兄忘了嗎”
“高滿政當年身為劉武周帳下重將,最終投唐,其麾下將士盡是漢人。”
馬周恍然醒悟,“苑君璋”
“不僅僅是苑君璋還有云州,還有榆林,郭子和當年起兵,雖侍突厥,但麾下盡為漢兒”
馬周神情激奮,舉手抬足,“懷仁此策當成,商隊行進,以財攬人,許以田產,漢兒當歸故土只要雁門不失,必能恢復代縣舊觀,還能更甚之”
想不通的問題突然豁然開朗,馬周一直將目標放在突厥身上,卻忘了云州、朔州、榆林甚至梁師都的地盤,這些地方都依附突厥,可以算是突厥的地盤,但那些民眾飽受戰亂之苦,如若能以其添補代州人口,此消彼長
甚至馬周都想到了第一個目標,苑君璋。
苑君璋是劉武周的妹夫,是前隋代州長史苑侃之子,麾下將士大部分都是代州人。
對面的李善依舊保持著平靜,等馬周略略平復,才輕聲繼續道:“各族皆能通商,突厥亦不會例外,吾欲窺突厥內情。”
“大軍未行,情報先明,突厥往來如風,看似勢大,實則各族匯聚而成,非鐵板一塊。”
“所以需要分門別類,如頡利可汗”李善嘴里在說頡利可汗,心里卻在想著這廝的侄兒,歷史上一度能與其平起平坐,最終助唐軍覆滅東突厥的那位突利可汗。
也不知道這位突利可汗究竟何等人物李善隱約記得,歷史上這位和李世民關系不錯,后者還曾在陣前挑撥其與頡利可汗的關系。
“其二,駐守雁門的江夏郡公李高遷。”李善嘆道:“民以食為天,故以田為重,但欲富,非商不可。”
“雖未詳查,但必有商隊出關。”馬周贊同的點頭,“只是數量很少而已。”
李善知道,這是肯定的,突厥和中土都需要資源互換,只是如今戰時,雙方明面上不能以正常商業的方式進行,這邊只能選擇走私,而突厥直接揮軍來搶。
“此策若行,必然若李高遷不許,此策難行。”馬周想了會兒,“昨日杜曉去雁門了,今日回來,可以問問”
李善點點頭,這種成規模的公開化走私,必須打通關節,希望李高遷是個能為五斗米折腰的貨。
“其三,這件事,必須密告圣人、秦王。”李善壓低了聲音,“否則他人以此舉告”
馬周皺起眉頭,“此等事圣人、秦王會許之”
“犯禁貨物不出關。”李善笑道:“應該無礙。”
這點把握李善還是有的,而且他還有其他的計劃來安李淵的心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他也算看清楚了。
李淵這個皇帝,說不上英明神武,也說不上什么昏庸,但有一點,他對臣子的態度,是論行更論心只要臣子坦然,李淵還算優容。
但馬周不這么想,身為百里侯,與突厥通商,他忍不住吐槽,“懷仁,你當日還自謙不擅媚上”
李善臉一黑,你特么什么意思
馬周忍笑咳嗽兩聲,“對了,此事不妨告知東宮。”
“東宮李高遷”李善眼睛一亮,李高遷是太子嫡系,如果能從中斡旋,那商隊出雁門就順理成章了,大不了給李高遷分潤一二。
兩人相視而笑,突然外間趙大稟報,“郎君,杜曉求見。”
片刻后,杜曉大步入內,躬身道:“郎君,小人剛從雁門趕回,江夏郡公攜兩千民夫出雁門。”
“什么”李善一躍而起。
李高遷那廝出戰,帶上兩千民夫作甚
問題是,兩千民夫出關,那即將到來的秋收怎么辦,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