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遷往北邊看了眼,登時喜笑顏開,人
頭聳動要知道雖然只是百抽二,但耐不住量大啊,他在其中是能分五成利的。
再往前走,裴懷義聽見陣陣馬嘶聲,指著東邊問“那邊是馬欄”
“是。”馬周湊近了點,“自云州回返,良馬最為”
裴懷義不禁連連點頭,如今李唐缺良馬,一匹馬的價格相當昂貴,而從塞外攜帶貨物回程,馬的利潤最高,而且也相對方便。
李高遷突然正色道“如今朝中缺馬,懷仁設市,為朝蓄馬,此為國事。”
裴懷義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兒又沒外人,說這樣冠冕堂皇的話給誰聽
又聊了幾句后,裴懷義問起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酒肆也在這兒”
馬周引著兩人往東北角去,這兒墻高巷深,繞了幾個圈才遠遠看見一處,外頭有幾個青壯按刀巡視。
“久聞玉壺春之名。”裴懷義目光閃爍,“只是不知產量如何”
馬周做了個請的手勢,笑道“那就要仰仗足下了。”
裴懷義矜持一笑,并不謙虛私設酒坊,購買糧食,不可能通過公開的渠道,而在河東道,只有如聞喜裴氏這樣的大族才有這樣的能力和渠道。
在馬周的引路下,三人抵達東邊的一處大宅,剛邁進門,裴懷義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嚷嚷。
“世人皆言,東山李善仁義為先,今日一見,卻大失所望”
裴懷義腳步一頓,隨即笑道“志尚兄也到了”
坐在胡凳上的中年人暗罵一聲晦氣,起身行了一禮,“沒想到懷仁與河東裴氏也有交情”
馬周的視線和李善撞了撞,都有點想笑呃,其實這話兒說的也不錯。
這交情,深的都沒法說呢
裴懷義視線在眾人身上一掃,立即確定了目標,上前兩步笑道“山東建功,詩才驚世,醫術精湛,如今又見理政手段,三叔的確善于薦人。”
這是好話嗎
應該是在說我愛阿堵物吧
李善嘴角動了動,行了一禮,“不敢當。”
今日在場的除了李善之外,還有三位,分別是太原王氏、解縣柳氏、河東薛氏三家的子弟這三家都有子弟與李善是舊交好友。
王仁表就不用說了,去年山東戰事中,李善救出了柳濬、薛忠,而且柳奭、柳亨這對叔侄和李善關系也不錯,在平康坊見面次數不少。
但這幾家在武德年間都沒辦法與一門雙相的聞喜裴氏比擬,裴懷義一進屋就掌握了局勢,和李善寒暄之后,與眾人笑談幾句,時而提起舊事開懷而笑,時而提起貨物貴賤價格。
李善笑看著這一幕,間或與馬周交換個這家伙太上道了的眼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