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城破,最得意的只有突厥雖然內亂,但終究將重鎮馬邑握于手中。
突厥欲攻河東,必借道馬邑,這個釘子決不能落在唐軍手中欲谷設志得意滿的北返。
最失望的自然是劉世讓,本想著高滿政有沒有可能再堅守一段時日,只要天降大雪,苑君章必然撤軍,現在馬邑失陷,朝中必然問責除了自己,還有誰來背這個鍋
或許得意的還有李高遷、李神符但最憋屈的,最不爽的卻是苑君章本人。
雖然承受了一個多月的勐攻,但馬邑城門依舊穩固,趨馬通過城門,苑君章目睹城內依舊一片混亂,再想想適才所見,城外一片狼藉,不禁暗嘆了口氣。
苑君章是前代州長史苑侃之子,雖少不讀書,然矯捷勇武,亦長于理政,非是尋常武夫。
在朔州總管府外翻身下馬,苑君章有些感慨,此宅早年是前隋馬邑太守王仁恭所建,后劉武周殺王仁恭奪馬邑,再之后劉武周敗北,自己入主,半年前高滿政奪位,再到自己重奪馬邑。
這座軍事重鎮,在僅僅六年內已經連續轉手六次了,平均一年一次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時候。
走入書房,苑君章沉默的坐下,眉頭緊鎖,隨手拿了本書,心思不知道飛到哪兒去。
雖然攻陷了馬邑,但如今的苑君章心中大是沮喪,其實他雖然有重奪馬邑之心,但并不希望在這時候打這一戰勐攻馬邑月余,苑君章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根基已然動搖。
這是必然的事,苑君章的老巢本在朔州,是被高滿政逼去云州的,本就立足不穩,依仗突厥而已,卻在云州大肆強征糧草,強召青壯隨軍
攻陷馬邑之后,苑君章遲疑不定,進退維谷,他想回云州,但欲谷設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突厥需要馬邑這個軍事重鎮。
但堅守馬邑苑君章沒什么信心。
雖然僅僅相隔一年,但苑君章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先有高滿政之叛,后有馬邑大敗,再到此次大力攻城導致死傷慘重。
最重要的是,苑君章很清楚馬邑的重要性,突厥借道馬邑攻雁門關染指河東,而唐軍也有意占據馬邑將戰線前推到雁門關之外。
苑君章丟下書本,在屋內長吁短嘆,來回踱步投唐嗎
自己畢竟占據朔、云二州,就此投唐,苑君章有點舍不得而且突厥更是不會坐視,高滿政的下場還歷歷在目。
但自己被突厥逼著駐守馬邑,唐軍會眼睜睜的看著
如果是去年,或許唐朝還能忍受,畢竟在此之前六年內,唐軍的腳步從未探出雁門關以西,但自從高滿政舉州而降得手之后再失去,那感受絕對是不一樣的。
更重要的是,今年高滿政投唐,導致馬邑易手,不管突厥是不是有內亂結果是,突厥大軍今年沒能攻入河東。
在這種情況下,李唐皇帝會忍受馬邑離開自己的控制
苑君章被突厥、李唐夾在中間,上下動彈不得,就連舉手抬足都由不得自己最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信心,他看不到希望所在。
想起今日出巡所見,苑君章輕輕罵了聲,雖不過少年文士,雖不過百里侯,卻是心思歹毒,所用計謀看似平澹,實則狠毒劉黑闥死于其手,真是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