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欲谷設在雁門關虛晃一槍西撤之后,苑君章整頓上下,才發現李善給自己帶來了多大的麻煩這也是他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或者說今日所見給了他致命一擊。
雖然云州、朔州均是四戰之地,經歷了多年戰事,但此戰浩劫遠遠邁過了
之前任何一次。
苑君章在突厥的逼迫之下,不得已在新敗一個多月后,強行起兵南下再攻朔州,他幾乎擠干了云州所有的資源,從人口到糧草,民間幾乎沒有什么留存。
而突厥對朔州的搜刮也堪稱狠絕想想就知道了,此戰歷經月余,最初七八日劉世讓還肯出城迎擊,最多時候一日十戰,突厥還會相助。
但之后劉世讓龜縮城內,只可能是苑君章率步卒攻城,剩下的幾萬突厥兵難道指望他們突然集體梯度,吃齋念佛,不去劫掠地方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善以商道聚財,吸納人口的計策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李善沒想過會這么夸張,苑君章也沒想到。
云州親信幾乎每日一封信敘述百姓逃亡,苑君章今日親自出巡,他站在云州、朔州去代州的商道上,看著面有菜色的百姓絡繹不絕的向東而行這一幕給了苑君章極大的刺激。
苑君章并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但他很敏銳的察覺到,民心已去。
本就依附突厥,更是以馬刀掌朔、云二州,民心對于苑君章來說并不重要,但他也知道,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自己也無計可施。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更何況別說兩州百姓,就是自己麾下都有不少兵丁逃亡,甚至還有親衛棄之而去比如跟著苑家幾十年,服侍三代的洪家親衛,長子在自己身邊,次子戰死,三子跟著二郎,結果因為和突厥為糧草一事起了爭執,二郎索性將一家人全都送去了代縣。
想了想,苑君章又罵了幾句,憑的尚未加冠的少年縣令,倒是使得好手段
看似簡單,卻如同一張大網,將自己牢牢束縛,讓自己無計可施。
“二郎君求見。”
門外響起親衛的稟報聲,苑君章嗯了聲,但想起了兒子苑孝政,又忍不住罵了李善幾句這廝可真不是個好鳥
在欲谷設率大軍南下之后,苑君章幾度試探后,立即確認了一件事,李善的存在或者說關于李善的消息,分量不輕至少在欲谷設心目中是個分量不輕的砝碼。
但還沒等苑君章想想怎么使用這個砝碼,苑孝政就從代縣回來了喜滋滋的告訴他,李師收孩兒為徒
苑君章當時臉都白了,如果讓欲谷設知道這件事這位頡利可汗獨子可從來是個不講理的人。
眼神復雜的看著兒子疾步而來,苑君章嘆了口氣,他還想過讓兒子和李善劃分清楚什么師徒之名,那都是扯澹,沒有的事
但不說苑孝政要認這個老師,當苑君章聽兒子吟誦了那篇陋室銘之后,就知道這師徒名分是掰扯不開了。
李善那廝,太賊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