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以西,黃沙漫天,秋日如血。
當朱八在天蒙蒙亮的時候趕到營盤,正好看見黑壓壓的突厥大軍來襲。
朱八直接打馬回身,奔出五六里路,就隱隱聽見身后傳來嘈雜聲,李高遷已經敗北,棄大軍不顧,率數百親衛東竄,唐軍徹底崩盤,成為突厥騎兵口中食。
李高遷自以為丟下那么多誘餌,自己應該能逃出生天,卻沒想到曾經在去年敗在自己手中的郁射設親率兩千輕騎緊追不放。
去年頡利可汗親率十余萬大軍破雁門,幾乎打穿了整個河東,雖然郁射設不是唯一敗北的將領,卻遭到了頡利可汗的鞭責郁射設雖然深恨頡利可汗,但形勢比人強,這股恨意如今自然是直指李高遷。
從清晨到午后,兩千突厥輕騎像一群高明的群狼一般,將目標身上的肉一點點的撕裂,李高遷身邊的親衛從三四百人到一兩百人,等他狼狽的逃到雁門不遠處,已經只剩下十余人了,不過乘亂而逃的唐軍士卒也都紛紛向這個方向奔來沒其他地方能去了啊
城墻上的李善眼神冰涼,心想不論其他,太子李建成實在是擇人不明,看看他挑的這些武將雖然說他只能從李世民挑剩下的人中挑選,但也不能將李高遷這樣的貨色推上左武衛大將軍這個位置。
遭突厥大軍圍攻,棄軍先逃放到哪個時代,都必然是遭到鄙夷的。
“明府”一位中年官員站在一旁,臉上滿是驚懼。
“都準備好了”
“是。”
李善深吸了口氣,“開始吧。”
城門緩緩打開,千余步卒、數百騎兵依次出城,李善雙手摁在城墻磚石上,專注的盯著遠處還彌漫的黃沙。
一旁的馬周低聲道“太冒險了。”
“我知道。”
“江夏郡公棄軍先逃”馬周哼了聲,“倒是沒看出來,你李懷仁也有心軟的時候”
李善勉強保持平靜的神態,側頭輕笑一聲,“世人皆道,東山李懷仁,以仁義為先,于軍中設傷兵營,心懷大仁,”
馬周嗤笑了聲,沒再說什么,他和身邊這位朝夕相處已經快兩年了,哪里不知道這青年的脾性看似仁義,實則冷漠,關鍵時刻,心硬如鐵。
但沒想到,朱八傳回戰報后,李善遣派范十一等人率斥候出塞,之后很快下定決心,使闞棱、王君昊為首,率步騎出關接應敗兵。
要知道戰報不久前才送往崞縣,即使劉世讓得信后立即啟程,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抵達雁門千五士卒出塞接應,若是戰敗,雁門有可能被迅速攻破。
到那時候,李善這個鍋是背定了,可能還在李高遷之上。
實在太不明智了
李善微微閉上眼睛,在心里不住盤算,的確,這是一次冒險。
但卻是一次不得已而為之的冒險。
對于馬周的擔憂,李善心里也有數,他對馬周早就有著確鑿的判斷,這是個在政務上很有能力的士子,同時看似放誕不羈,實則心有準繩,但軍事上馬周并沒有什么天賦,這一點從去年山東一行中就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