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只看到了出塞接應的風險,卻沒看到如果不出賽接應風險只會更大。
李高遷棄軍而逃,在朔州,那些敗兵殘卒只可能往雁門方向逃竄,若是雁門不接應,李高遷死不死倒是無所謂,但那么多唐軍士卒會干什么
為求活命,或許會攻打雁門自相殘殺這是小事,關鍵是會導致守軍士氣大沮。
當然,為了活命,大量唐軍士卒更有可能降敵不管他們歸屬突厥,還是最終到苑君璋手中,對馬邑,對雁門的威脅就會急速增高。
突厥以騎兵稱雄,不擅長攻城,苑君璋之前倒是有這個能力,但之前高滿政投唐,帶走了相當一部分精銳,之后又在馬邑敗北李高遷麾下的唐軍士卒,是有攻城拔寨的能力的。
留守雁門的左武衛長史在提起這件事之后,李善很快就下了接應敗軍的決心用屁股都能想得到,若是不接應敗兵,再過幾日馬邑失守,劉世讓會將鍋丟到誰的頭上。
而接應敗軍,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個典型這個人選除了李高遷還能是誰呢
雖然李善恨李高遷棄軍而逃,導致大好局面毀于一旦,但還是盼著這貨能生還雁門。
不過,李善也不覺得此次出兵接應會有太大的危險,畢竟馬邑還沒失守,突厥、苑君璋的主要注意力還是應該在高滿政身上,追逐敗兵來雁門的敵軍數量不會太多前去打探的斥候范十一的回報也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了,這些李善都沒有說出口就在剛才,馬周用一種恍然的口吻提到,就在中秋之前,馬邑一戰還沒開打的時候,你李懷仁堅持認為左武衛大將軍江夏郡公李高遷不是那種膽怯如鼠之人現在好了,李高遷棄軍而逃。
李善都痛恨自己這張嘴所以咬緊牙關不肯說出口。
“真的只有兩千余敵軍”馬周揪住范十一低聲詢問。
范十一揚了揚手中的一個鐵制的長筒,得意的說“絕無差錯,不會超過三千。”
李善偏頭看了眼,在決定赴任代縣之后,他就開始秘密找到匠人打制望遠鏡,但這方面他不太懂,試驗了好久也就弄出來兩個,一個給了斥候范十一,另一個剛才交給了闞棱。
想到這,李善的視線投向關外。
雁門關,東西兩面山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外可以用以戰場的地方并不大,闞棱手持鐵筒,饒有興致的細細打量遠處,就連騎兵臉上的驚恐神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真是神器”闞棱嘖嘖兩聲,小心翼翼的放回懷中,揮手讓幾個親衛出陣喊話。
“繞行入關,沖陣者,不論敵我,立斃陣前”
“繞行入關,沖陣者,不論敵我,立斃陣前”
接應敗軍,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讓潰軍沖亂陣腳,一旦混亂,敵軍乘勢進擊,幾乎沒有還手的余地。
突厥人也很清楚這一點,郁射設高聲呵斥,命部下加速,將李高遷這一股敗兵向陣前驅趕,就指望沖亂陣腳,乘勢進擊。
闞棱冷笑兩聲,右手一抬,數百支離弦長箭劃破長空,將不管不顧狂奔的敗兵射倒一片。
左肩膀上中了一箭的李高遷揮刀砍翻了兩個還在向前沖的士卒,領頭向著南側狂奔而去這是唯一的生路。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敗兵被突厥騎兵驅趕沖陣,留守雁門的士卒雖然知道必須下手,但總有不忍,但此次隨闞棱出塞的李善親衛隊卻下得了手,趙大一聲高呼,又是百余長箭鋪天蓋地的洗了一遍。
谷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