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垂著頭的裴世鉅警惕的看了眼李世民,心想估摸著又要出幺蛾子了李善自請出戰,盡攜親信、舊將,就連闞棱都帶走了,但北衙禁軍中,東宮、秦王府兩方勢力是制衡的,一方有馮立、李高遷,另一方有李客師、張琮。
但李世民卻點出了右千牛衛將軍李客師后者隨軍,那東宮一方在北衙禁軍中的勢力不說壓制,但也隱隱比秦王一脈略高。
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李善轉頭看向李建成,“還有一事請太子殿下襄助。”
李建成勉強笑道“懷仁快說,為兄定然全力相助。”
“當年芙蓉園內”李善支支吾吾的解釋“還望太子相勸,當以國事為重。”
李建成自然聽得懂,當年芙蓉園內,李善將羅藝的弟弟、兒子打成那樣為此兩人結仇,而現在羅藝在原州、隴州邊界處,守御數道關卡,將會是此戰的關鍵人物。
還沒等李建成拍著胸脯保證,李世民插口道“父親,管國公以隴州總管出任靈州道行軍總管”
李建成忿恨的視線投向了李世民,他倒是不覺得李善的話有什么不對,畢竟李善與羅藝有仇,求到自己頭上也是理所應當,但沒想到二弟趁機作祟。
而裴世鉅卻在想,昨夜遣派的人手被敲暈在巷子里,秦王與李善肯定密謀良久配合的太好了
李淵揉了揉眉心,“常達已調任岐州刺史”
頓了頓,李淵看向中書令楊恭仁,“吏部可有人選”
楊恭仁是以中書令兼任吏部尚書的,不假思索的提出了幾個人選,都是外地一州刺史、總管入朝覲見,還沒來得及離開的。
李淵思索片刻后道“中書稍后擬詔,江州刺史郭孝恪調任隴州總管,隨軍北上。”
李建成臉色更加難看了,郭孝恪是正兒八經的秦王一脈,早年瓦崗出身,是李世績麾下大將,投唐后爵封陽翟縣公,在洛陽虎牢一戰立下大功,戰后李世民在洛陽宮設宴,將張士貴、郭孝恪并列第一,功在諸將之上。
武德五年山東平定后,郭孝恪出任貝州總管、趙州總管,去年調任江州刺史,這一次是因為天臺山一戰中天策府將校折損頗多,所以李世民才會調其回朝,原本是準備出任太府少卿,現在正好派上了用場。
李淵之所以選中了郭孝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人是朝中少有的草莽出身,這倒不是說其出身瓦崗寨,而是指此人祖上是庶民,無出仕者,雖然姓郭,但與太原郭氏完全扯不上關系。
李善身邊多有從草莽中簡拔的英杰,郭孝恪這樣的出身正合適。
本章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