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生擒后,阿史那社爾在長安四方館仔細詢問過幾位在蒼頭河一戰被俘的族人,就是張士貴在關鍵時刻率騎兵偷襲,才導致頡利可汗不得不第三次棄汗旗而逃,蒼頭河畔京觀累累,河水一度赤紅。
視線掃去,突然發現篝火對面的突利可汗臉色有異,阿史那社爾心里嗤笑,李懷仁言唯自己與突利匹敵,但這廝如何能與自己相提并論
不過現在雙方攜手,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阿史那社爾沉吟片刻后道“明日我率兵駐守,略略交戰,再行后撤。”
突利可汗眼神閃爍,遲疑了會兒后才道“既然攜手,自當并肩。”
去年顧集鎮一戰,就是因為自己頓足不肯猛攻,才導致難以破城,之后數千唐騎來援,也是因為自己立即北撤,才導致了一場大敗。
突利可汗事后也有些后悔,李懷仁三戰三捷成就名將之名也就罷了,但突厥因此葬送數萬士卒性命,阿史那一族更是元氣大傷,這也導致了很多族人對其極為不滿這也是突利可汗發誓來日必斬李善頭顱的原因,不如此,不足以籠絡人心啊。
頡利可汗那貨實在太蠢,阿史那社爾應該不會那么蠢突利可汗是想了又想,才下定決心與阿史那社爾一起斷后的。
只要這一戰能大敗唐軍,即使沒有砍下李懷仁的腦袋,回草原也足以向族人交代了更能使突厥汗國威名再次遍傳草原,鐵勒九部還有膽子做小動作嗎
聽到突利可汗如此承諾,阿史那社爾笑著點點頭,“可命康預設、結社率兩人明日一早率兵先行撤退,前者伏與茹水河東側,后者伏于百泉縣東側,若是唐軍追擊,放其過境,再封鎖要道,斷其后路。”
突利可汗點點頭,“若是李懷仁不肯追擊,你我索性北上,過簫關,去靈州、會州。”
“之前梁師都那廝破三州,洗劫一空此人難成大事。”阿史那社爾搖搖頭,“不過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民間存糧頗多,可盡力搜尋。”
其實這半個月來,突厥騎兵除了集中在六盤關、涇州原州邊界處之外,大都四散劫掠,但隨著阿史那社爾、突利可汗的謀劃,大量的突厥騎兵都被集中到了附近,兵力約莫在七八萬左右。
突利可汗突然說“其實也可以繞道朔方郡,試著攻打延州,據說前延州總管段德操數月前調任靈州,后戰敗不知所蹤。”
“段德操力阻梁師都多年,前次敗北后被梁軍生擒,不過好像還沒死,梁師都有意勸降。”阿史那社爾隨口扯了幾句,又將話題轉了回來,“明日只立我的汗旗,讓結社率持你的汗旗先行后撤。”
突利可汗眼睛一亮,笑道“李懷仁以為其奸計得逞。”
既有援兵猛將,又恰逢突厥再次內亂,引兵后撤李懷仁,你能忍得住不追擊嗎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