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的腦子轉了轉才反應過來,是李善誘使突厥誘敵深入,說起來有點拗口,施行起來對人心把控、戰場局勢都有很高的要求。駆
琢磨了下,于志寧笑著看向凌敬,“若論知邯鄲,當首數凌公。”
早年于志寧、韓良在洛陽附近曾經見過李善一面,不過沒什么來往,兩人都是得秦王重托掌控陜東道大行臺的關鍵人物。
凌敬呃了半響,勉強道:“用懷仁的話說,后人腦補。”
“腦補”
“其實并非設計,而是巧合,但在后人看來刻意為之。”凌敬也不知道實情,只能模棱兩可的這么說。
李世民、房玄齡都微笑以對,而杜如晦卻嗤笑了聲,怎么可能是巧合,那日深夜密談,口口聲聲都是要先堅守防線,再試圖驅逐突厥結果大軍抵達之后,猛攻也就罷了,居然不設營寨,無非就是給突厥欲速勝的暗示。
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李善的謀劃并沒有問題,即使突厥敗而不潰,唐軍斬獲不多,但也能順利的驅逐突厥,收復要道只是這樣的傷亡會稍微重一點。駆
“不意有邯鄲。”李世民嘆了聲,“孤此生只怕難再躍馬持槊。”
于志寧、韓良、李世績都心有戚戚,如今河東道有代國公李藥師,關內道有邯鄲王李懷仁,當年氣吞天下如虎的秦王的確很難很難再領兵上陣了。
而杜如晦卻正色道:“殿下雖有將才,但卻非將。”
眾人紛紛點頭,李世民也笑著應聲,如今奪嫡局勢依舊晦暗不明,但總的來說,秦王一脈并不處于下風,而東宮隱有不穩之像。
以目前的局勢,太子不倒,秦王是不可能領兵的,如果李世民入主東宮,也不可能親自領兵,等李世民登基后,那更不可能了總而言之,李世民這輩子基本上不可能再上戰場了。
對于曾經躍馬揚鞭立下赫赫軍功的秦王來說,心里總是有些許遺憾。
李世民看了眼凌敬,“他日懷仁當能大用。”駆
房玄齡、杜如晦都點頭贊同,如果說早年在山東還是以謀士的身份出謀劃策,代州幾場戰事要么規模不大,要么不是實際的主控人,但涇州一戰,李善是以堂堂正正的姿態指揮數萬大軍擊敗突厥的。
凌敬沒有說話,心里卻有著擔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懷仁幾戰而名揚天下,從長遠角度來說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說其他的,他日秦王登基,麾下那么多大將,誰不想領軍立功
似乎察覺到了什么,李世民笑著擺手道:“他日再言,他日再言。”
那小子滑溜的很,等自己入主東宮或者登基之后,八成會主動身退李世民在心里想,不急,不急,比自己還要年輕呢。
東西突厥、鐵勒九部、吐蕃、高句麗、新羅以及北方那么多的胡人部落,有的是機會,那一夜李善所說所贊,讓這位尚未滿三十歲的親王胸中豪情萬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