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憫算是死里逃生,也可以說是大難不死。至于以后有沒有福這件事,沒人現在敢斷定。但是,她于李再模之間的婚姻關系,
算是一刀兩斷。因為,裘德貴家給裘憫拿的主張,可以說是個完全切底的錯誤。他們老兩口說是為裘憫以后好嫁人這方面去考慮
,認為裘憫還是一個人單獨生活,更容易嫁個好人家。諸不知所有他們認為,是為了裘憫的好的主張,會不會給孩子裘民豐帶來
多大傷害,那是裘德貴和許棟銘無法企及的事。
人啦!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用說千古恨,哪怕你恨千古也無法挽回當錯的錯誤決定,對將來所造成的毀滅性打擊。我們
況且不談裘德貴和許棟銘怎么要求裘憫不帶孩子的壞處在哪里,就老兩口的這種思維邏輯,不但害了裘憫、害了李再模、更害了
他們的外甥裘民豐。對裘憫來說,大不了割斷苦腸,重新嫁人,再去生一個孩子,
對李再模而言,人家已經和陳莉有了孩子,僅僅是沒有出生而已。兩個大人固然愛子心切,那是現在的事。一旦等彼此有了新
的孩子,可想而知,裘民豐的命運會是怎么樣?固然,他們兩家人都很富有。我們說,無論裘憫還是李再模,養幾個孩子,毛毛
雨的開支。問題是:像裘民豐這樣的孩子,跟著奶奶生活在一起,裘憫和李再模在各自有了新家庭,重新又有了新的孩子,他們
還能堅持對原來的孩子裘民豐一樣的疼愛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先從李再模的母親蕭曉瑩哪里開始作手調查。蘇北和蘇南相比較,也可以說是坐飛機釣魚相差很遠。無
論從地理位置,到風俗習慣,以及工農業產值相比較,蘇北總比蘇南相差十萬八千里。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蘇北人窮得叮當響
,而蘇南人富得流油。奇怪的的現象就是:蘇北窮人不辭勞苦、夜以繼日的去蘇南打工。形成了蘇北窮人,帶動蘇南富人的經濟
帶。
因此,形成一種難以抗拒的殘酷現實。窮得地方越窮,而富的地方越富。蕭曉瑩所在的劉家莊,原本是個古老的鄉村街市。明
末清初,劉家莊大街,便一直矗立在三面環水的蘆葦蕩周圍。一直到清末民初,劉員外披甲歸田,將許家樓改變成劉家莊。大興
土木,挖河引水入海,將劉家宅大街煥然一新。
曾經的劉家莊,紅極一時。民國初期,劉家莊開始衰敗。八年抗戰,劉家莊嘔心瀝血,前赴后繼。直到大兵南下,劉家莊船民
捐出所有船只渡江,至此,劉家莊船隊宣告切底結束。大漢潮幫,就此一蹶不振,銷聲匿跡。劉家人也四離五散,各奔東西。遍
及大江南北,定居五湖四海。
隨著鸚鵡湖環境惡劣,將鸚鵡湖居民遷移至劉家莊,為的是重建古老文明老街。不想,老街后繼無人,天地荒蕪。雖然沒有過
去餓殍遍野的慘像,但現如今的劉家莊于其它地方相比較,是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從李再模他們這一批后人算起,接
下來的年輕人都喜歡往城里跑。而農村人除了留守兒童,便是孤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