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十年代華投還沒有成立開始,孫祖杰就開始準備,從維生素青蒿素制劑開始,華投從發展之初,就開始了與國際接軌。
通過禾氏制藥與國內的合資生產青蒿素制劑,華投培養了一批懂得g管理的管理人才,又通過偉哥一波三折的上市,學會了如何按照歐美管理要求研究和開發新藥。
隨著偉哥的上市和迅速推廣,此時的聯合醫藥已經登堂入室,剛剛過去的九五年,聯合醫藥憑借著偉哥和各種仿制藥的出口,出口額一舉突破了三十億美元,國內外總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四百億,凈利潤更是超過了三十億華元。
最重要的是,聯合醫藥那幾款已經進入三期臨床的原研藥目前進也十分順利,埃索美拉唑即將獲批,其他幾款重磅zhàdàn也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陸續拿到批件,一個頂尖的跨國醫藥巨頭即將冉冉升起。
此時華爾街也正在想辦法催促聯合醫藥上市,只不過聯合醫藥特殊的軍隊背景讓華爾街的努力變得十分困難。
對于這一點,孫祖杰也不著急,既然這么賺錢,憑什么分你們一杯羹,更何況沒有軍隊的保護,聯合醫藥的偉哥能在華國賣得那么好嗎
聯合醫藥的迅速發展,也讓這家企業成為華投的骨干企業,但是聯合醫藥也有不少麻煩事。
華國國內醫藥市場十分混亂,各種亂七八糟的假冒偽劣產品很多,這嚴重損害了聯合醫藥的利益,必須盡快推動華國醫藥企業正規化。
直到今天,華國還沒有g管理體系,在孫祖杰看來這就是醫藥衛生相關部委不作為。抓計劃生育勁頭十足,怎么干點實事就那么困難呢
事實上不僅僅是孫祖杰不滿,廣南浙東江東魔都三省一市也同樣非常不滿,因為目前混亂的藥政管理也同樣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華投系下屬的聯合醫藥和禾氏制藥都是制劑生產商,他們并不生產原輔料,而是通過授權的方式扶持周邊省市的醫藥企業,這樣一來圍繞著這兩家企業,至少存在成百上千家各類醫藥企業。
而要想達到歐美的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學習g管理體系。管理不夠,華投幫助培訓;技術不夠,華投技術和專利;資金不夠,華投為他們相應的改造資金。
而熟悉了這一套體系之后,這些企業也開始在國際市場攻城拔寨。如同八十年代的維生素一樣,價廉物美的華國原料軍團迅速沖擊并改變了國際市場。
到了1995年,已經有一批醫藥原料企業完成了原始積累,如同老廠長那樣,一些有眼光的企業也已經意識到搞原料,不是長久之計。
但是國內醫藥市場的現狀也讓他們十分頭疼,他們不是聯合醫藥,有了偉哥加成之后,聯合醫藥早就成了放心藥高端藥的代名詞。
混亂的局面讓他們的質量和管理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反而是那些一心鉆營的所謂營銷型企業過得十分滋潤。
這些企業的抱怨反應上來之后,三省一市當然很重視,這些企業可都是創匯大戶呀。而且看到了聯合醫藥的發展,這些省市也非常心動,要是搞出來一個聯合醫藥,他們就賺大了。
正好這個時候,孫祖杰在京師啟動了醫療體制改革,其他三省一市正在密切關注著,孫祖杰的改革明顯有利于這些企業,他們也準備有樣學樣,這樣一來,中樞的醫療衛生部門壓力就越來越大。
所以九六年的年中,主管這一塊工作的南總找到了孫祖杰,想跟他好好談一談這一塊的改革工作。
孫祖杰坦率的表達了他的觀點,國家對這一塊投入很少,又比較放任,現在這些行業已經有了很多嚴重的問題。
制藥企業重營銷,不重質量,市場上產品參差不齊,假藥劣藥橫行;醫院為經濟利益驅動,公益屬性大為降低,亂收費吃回扣現象十分明顯;行業主管部門九龍治水,管理混亂,改革乏力。
種種跡象表明,衛生醫藥行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中樞必須高度重視,有必要加快改革的力度。
孫祖杰最后很誠懇的說道,“南總,我們國家這些年對于醫療衛生欠帳不少,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一塊遲早要補上。我認為在投入加大之前,中樞有必要對這一領域進行一些整頓,有些問題越早解決,阻力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