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祖杰緊接著提出了第三點,在國內各大汽車企業之間加強技術合作,不允許因為部門利益作祟,對技術轉讓設限,但是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白白轉讓,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
為此,孫祖杰決定華夏汽車做一個表率。他愿意以優惠的價格轉讓華投從美帝和倭國那里花巨資獲得的包括生產線和車型在內的上百項技術,以迅速提高整個華國汽車產業的實力。
如果需要的車企沒錢也可以,相關技術專利可以折算成華投的股份。在現在這種沒有產權意識的時代,這看起來就是免費送給他們。
說白了一句話,孫祖杰要的是華投系繼續做鯰魚的同時,整個華國汽車汽車對內可以互相競爭,但是對外需要一個聲音說話。
為此孫祖杰不惜將數億美元獲得的技術統統轉讓給國內的汽車汽車,這樣他們的整體實力提升,也變相增加了他們的談判籌碼和發展空間。
按照孫祖杰的方案,汽車總公司雖然會失去了對于各大汽車廠的管理,但是在對外談判上他們的地位就會有目標了,他們的任務就是要摳下一部分技術;而且對內還可以監督和協調各家汽車企業的合作。
所以對于他這個方案,與他結盟的汽車總公司立刻表示了認可,這總比虛化汽車總公司來的實在。
而各大車企想了想也覺得很不錯,一方面上面的婆婆汽車總公司從管理者變成了監督和協調角色,他們可以獲得自主權。
另外還可以免費從華投得到這么多技術,那么吃透了照樣可以與華投競爭,也就根本不需要那么急迫了。
當然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辦法自主對外談判,必須要有汽車總公司管著,這點不太爽快,不過就算沒有汽車總公司,還有別的婆婆,也就無所謂了。
所以總體來說,各大車廠得遠遠大于失,大家想了想都覺得不錯,當然內心深處都隱隱覺得,難得孫祖杰犯渾,先把他好不容易買到的技術坐實了弄手再說。
而長汽兩位領導面面相覷,該死的孫猴子,這么一弄,豈不是紅旗白白送給他了,但是要想出言反對,他們卻怎么也說不出口,看看在座的眾人群情振奮就知道了,總不能得罪眾人呀。
對于政務院領導來說,孫祖杰的方案緊緊圍繞著如何完善市場換技術,完全符合國策,而且他的顧慮也不無道理,方案也很有可執行性,確實有必要嘗試一番。
但是這種計劃經濟味道十分濃厚的方案,領導內心深處很不喜歡,這段時間他的感覺是孫祖杰似乎已經滿足了,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斗志,甚至走起了回頭路,年紀輕輕的,怎么變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