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一郎正經危坐,說道。
“我大和茶道雖起源于種花,但經過數百年發展,已形成自己不同于種花的獨到精髓。”
有觀眾提問道。
“敢問山本大師,你所說的獨到精髓到底是什么啊?
山本一郎答道
“我大和茶道流派雖多,但均奉千利休為祖師,基本理念均以和、敬、清、寂四字為主。”
有觀眾提問道。
“山本大師,雖然字面意思我們都懂,但理念過于抽象不太好理解,能否具體解釋一下此中含義。”
山本一郎侃侃而談。
“和代表人之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就是說人與人相處要以和為貴;敬不光指尊敬老人,同時也代表朋友、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和諧轉向尊敬,本身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觀眾們議論紛紛。
“原來和、靜講的都是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啊。”
“在我看來,這些理念都很有道理啊。”
“是啊,山本大師說的對!”
“別插話,繼續聽山本大師講解,”
......
觀眾繼續追問道。
“那清、寂兩字又作何解?”
山本一郎回應道。
“清字比較簡單,就是指茶葉、煮茶工具要保證清潔,寂字則代表著在獨處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從精神上靜化自已。”
山本一郎一席話說完,全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山本大師只用了簡單幾句話,就將茶道闡述得清清楚楚,果然是高人啊!”
“是啊,想不到倭族茶道居然頗有幾分禪意啊!”
“沒錯,在論道這個環節,山本大師也占了頭籌。”
“不愧是倭國歷經千百年才錘煉出來的理論,和、敬、清、寂在立論上簡直是無懈可擊啊!”
“蕭言該如何做,才能在論道這個環節上擊敗山本一郎呢?”
“是啊,這還真是讓人期待呢!”
山本一郎聽到大家的恭維,興奮得眉開眼笑。
他趨熱打鐵開始煮茶。
“我給大家沖泡的茶葉就是以和敬清寂為名。”
沒多久,一股濃郁的清香從茶爐之中飛出。
觀眾問道。
“山本大師,你泡出來的茶好香啊,這種手法有何講究?”
山本一郎傲然道。
“我這種煮茶手法源自今日庵,以最名貴的茶葉為主,其他茶葉為輔助,主次分明。”
觀眾追問道。
“你說的今日庵是茶道流派的名稱么?”
山本一郎點頭道。
“沒錯,今日庵乃是千利休祖師親傳的三大宗之一。”
.....
山本一郎將茶壺里面的茶湯倒進懷子里,隨即蓋上蓋子。
他對自己泡制的這壺茶很有信心。
“這壺茶傾注了我所有的心血,相信觀眾們一旦品嘗,都會贊不絕口吧。”
山本一郎對工作人員說道。
“我已經完成了茶葉的沖泡環節。”
眾人紛紛議論道。
“山本大師泡的茶聞起來真的好香啊!”
“沒錯,山本大師可是名門弟子,泡茶的手法源自茶道祖師,當然非常玄妙啊!”
“好想喝山本大師泡的茶啊!”
“是啊,我也很期待呢。”
.....
雖然觀眾們都渴望能喝到山本一郎的茶,但他卻不打算讓觀眾們分享。
山本一郎想把茶留給汪菁。
他想得到汪菁親口贊揚。
工作人員提示道。
“蕭先生,該你了。”
蕭言正色道。
“種花茶道源遠流長,很難像山本那樣用某幾個字來形容;但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借此場合闡述,希望能拋磚引玉,如此便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