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返京之后,第二天即參加了鄒教授學生音樂會的正式彩排,這一次所有參演的學生都到場了,包括龔霖娜老師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您好。”
龔霖娜年紀并不小了,看著也不是特別的所謂凍齡,可是當她站在面前,露出笑容的時候,你又覺得她非常的年輕,非常有童心大概追求純粹事物的人,都會類似。
以《忐忑》聞名的龔琳娜,其實此前在國內已經有過一些作品和獎項了,如果按部就班地發展下去,也許要么走上吳靜,這樣體制內的民族歌手的道路,要么走向韓鴻這樣,在流行和民族之間,游刃有余。當然,不同的選擇做出來之后,結果自然也就不會一樣了。
在國內各地進行音樂采風,在歐洲各國巡演,做音樂研究……而在《忐忑》爆紅之后,頂著神曲天后的名頭,又多一個推廣新藝術音樂的使命。
她應該是樂在其中。
“我聽了你的歌,”龔霖娜給季銘上下看了一遍:“真是好有天分,學了那么短時間,就可以唱到這么好的程度,我在歐洲,在國內,這樣的天賦見到的都很少哦。”
季銘被夸得有點……習慣了,其實他在表演上也獲得了很多表揚,但都不如聲樂這一塊來的直接和強力因為作為一個演員,演得好似乎還是本分之內的,可是跨界到聲樂上來,就顯得非常特別了,再有很快達到一個水準,尤其吸引眼球。
反正到目前為止,跟他談到聲樂的,談到演唱的,從最早中戲的聲樂老師王明宗開始,到《藥神》的制作人黃超,再到徐錚、文木野,到《藥神》的主演們……一直最后到這一次音樂會,盛贊是跟他的學習過程如影隨形的。
也挺打擊人的。
吳壁霞的那幾個學生后來就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太行,中戲音樂劇系、聲歌系的幾位優等生,據說也相當的晦暗比不過中音、上音的同行的話,也就算了,跟自己學校的王牌專業話劇表演專業的同學,比聲樂都比不過,這實在是太不光彩了。
掛就是這樣招人恨。
今天的排練任務尤其重,這么多的歌手,幾十首歌,都要上臺試設備,試狀態,還要應對很多意外的情況,比如麥克沒聲音啊,比如音箱被爆啊,所以留給他們寒暄的時間并不多。季銘跟龔老師也就聊了兩三句,互相恭維了一下,也就各自準備了。
季銘的演唱還沒有到“專精初級”的水平,他練也一直在練,就始終還差一點,不知道是不是沒有正式登臺的那種壓力,此前也沒有類似經驗,就卡在那兒了,只能等正式演出的時候再看,應該差不多,他自己衡量來看,已經是無限接近。
同樣是一曲合唱《Mery》,一首獨唱《就在此刻》。
“他是在歐洲,或者美國學習過么?”老羅問龔霖娜。
要是之前,龔霖娜還不能肯定,但是上次排練之后,她在微信群里看到小視頻,特別驚訝之下,也問了類似的話,吳壁霞給了她一個否定的回答。
沒有,從來沒有出國學習,或者生活過。
“沒有,完全在國內自學,甚至我的老師也沒有教他很久。老師說第一次教他的時候,他已經很有聲樂功底了他在中國最好的戲劇大學學習表演,那里也有聲樂課程。可是遠遠不及今天這么,這么”龔霖娜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這么驚艷?這么不可思議?反正進步的非常快,讓你難以置信的那種快。”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