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寫了優秀表演獎,季銘,《末代皇帝》的字樣,下面是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和第十六屆文華獎評獎委員會的字樣,落款蓋章,根正苗紅,完全適合掛在老藝術家季銘同志,北歐極簡風格裝修的書房里面,跟白玉蘭、梅花獎的大紅天鵝絨面的榮譽證書相依相伴,交相輝映。
光榮!
頒完獎,每個人都有一點發言時間,主持人一個一個地遞話筒。
這個時候,就要從季銘提前準備好的一本受獎辭里頭找一些適合的,有沒有被其他人說過的話出來了:
“感謝組委會對我的肯定!感謝中央戲劇學院和中國國家話劇院對我的培養和支持,感謝京城人民藝術劇院和任鳴院長,以及《末代皇帝》臺前幕后所有的同仁給我的機會和幫助,感謝社會各界,觀眾們對我,對青年戲劇演員的包容和鼓勵。這份榮譽,將會鼓舞我們踏踏實實扎根舞臺,用心做戲,做出好戲,不斷地奉獻出好的作品,為社會文化事業做出一些微小的貢獻。謝謝大家。”
莊重而不失親切。
端正卻不顯死板。
大大方方,穩穩當當,一段套詞說下來,愣是讓很多人對這位最年輕的獲獎人有了很深的印象畢竟,很多“藝術家”級別的,平時躬耕舞臺,并沒有太多機會在這種場合說話,略顯拘謹,或者過分激動。而很多流行歌手,又對這樣嚴肅的場面水土不服,往往就是保險為上。季銘這樣,左右逢源的,其實不多。
雷珈站在他邊兒上,看他帶著自信溫和的笑容,不疾不徐地說著感言,說到任鳴和《末代皇帝》劇組的時候,還能把握節奏看向他們所在的位置,略作等待,于是觀眾們順理成章也為他們送上掌聲……之后才繼續發表感言。
以她的成就,都難免生出一絲絲的“我是配角,他才是主角”的念頭。
……
“季銘奪文華表演獎,國內話劇獎項大滿貫。”
“通關!繼先后拿下白玉蘭、梅花獎之后,季銘今晚再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肯定。”
“一騎絕塵!國際影帝、話劇獎項大滿貫,季銘成流行明星第一人。”
文華獎的獲得,徹底點燃了從白玉蘭獎開始的,到意大利大衛獎,到梅花獎,到京城大學生電影節,再到現在的文華獎,這一連串榮譽帶來的積累季銘從戛納到蒙特利爾,以及國內外大大小小的電影獎項,把大家的興奮閾值提高了很多,所以哪怕之前拿到了若干重磅獎項,媒體也都例行報導,營銷號例行吹水,粉絲例行發喜報……但總覺得還差一點什么。
差什么呢?
去季銘的履歷上看一看,獎項、票房,電影、話劇,流行、官方,表演、舞蹈、聲樂……還能差什么呢?一個21歲的明星,難道還能對他有再多的要求和想象么?
“大家的等待似乎并沒有一個確鑿的標準,拿一個傳統的三金影帝?甚至等到他拿到歐洲三大的影帝?事實顯然并非如此,昨晚的文華獎,就補上了那一點,徹底激發出現象級的,覆蓋廣泛,遠超娛樂圈本身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