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總吃相這么急躁的么?”
楊如意一言難盡地看他一眼:“你知道《哪吒》有多火么?”
“難道《遇仙降》和《流浪地球》不是我做出來的?”
“……”
好欠揍啊!跟那種一句話不說就斷更的作者一樣欠。
楊如意收拾了一下心情,拿pad從閱讀列表給他打開了一個網頁狐貍網的,“《哪吒》票房破35億,投資人季銘能分多少?”
“你看看。”
“他們怎么知道這些的,光線透出去的?”
楊如意點點頭:“估計是吧,王總這會兒可能有點心疼,想給你找點事兒也不出奇。”
這篇文章里把季銘占有20%左右的權益都“推導”出來,這里頭得有好幾道呢,一個是合資公司從原來三家投資方那里受讓的,一個是合資公司里頭天成文化占得比例,這兩個數字其實不太容易從公共平臺上查到,還是做了一些遮掩的。
“季銘名下的天成文化和光線的合資公司,從原權益方受讓了30%的權益,而天成文化在合資公司占有65%股權,換算下來,季銘占有19.5%的權益。此外,天成文化掛名7家聯合出品方之一,還擁有0.5%權益,所以季銘在《哪吒》恰好擁有20%的權益,按照大致推算,以當前超過35億的總票房,制片方能分得大約12億,不難算出,季銘占有五分之一,也就是2.4億,去掉大約4000到5000萬的投入,即便只按照當前票房計算,季銘也將獲得2億以上的利潤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他能夠從票房冠軍《流浪地球》中獲得的收益,據傳季銘在流浪地球中的收益應該在1.2億左右。
……
這次驚人的投資,看似從光線身上挖下來一塊肉,但電影上映之前,季銘參與的事實,已經為光線在二級市場增加了數十億市值更遑論季銘對電影巨大成功的實質性幫助……”
還真不一定有什么幫助?季銘看到這里,有點迷茫,當初的許愿也只是說20億以上,現在已經都35億了,這里頭究竟有多少是因為他,這個說不好,真的說不好,畢竟他已經是現象級人物了,如果《哪吒》體量原本就有三四十億,那他的影響就有限,如果只是二三十億的體量,那當然多出來的都是他創造出的但這些就沒法說清楚了,畢竟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不過大家都不太在意,大家在意的只有一個字:“錢“!
“季銘好有錢啊!!”
“《遇仙降》得有個幾千萬吧起碼,《流浪地球》1.2億算他,《哪吒》現在就有2.4億了,票房還在狂漲,再來個6000萬大有可能,那就是3億5個億!他才剛畢業,就有了五個億!!”
“大哥,你把人家的本錢去掉先嘛。”
“樓上的,他還沒有算商業活動,代言這些收入呢,還有Ming銘潮牌的分成,另外電影還有別的收入渠道,都沒算進去。季銘的錢絕對有多無少。”
“說起來,這還是人家克制的結果,不接電視劇,不接綜藝,不接不入流的代言,不接爛電影……隨便算算就少了幾個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