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真TM有錢啊!!”
“這么多錢要怎么花呀?”
“買房買車買包買珠寶……”
“醒醒,那不是你的錢!而且那里頭還有你花的錢。”
“……說的也是,《遇仙降》《流浪地球》《哪吒》我都看了,還看了好幾遍。李寧的鞋子也給我老公買了好幾雙,自己也買了一雙菲拉格慕的鞋子,都是我的錢啊。”
“給老公買李寧,自己買菲拉格慕,可以可以,會過日子。”
“是吧?男人嘛,不用穿太好的。”
“有些女人啊,嘴上說著平等,其實要的是特權。”
得,開始轉入吵架模式。
不過季銘是真有錢了,大家都知道明星特別有錢,特別是某位明星被罰款之后,好幾大億,說罰了也就罰了但出道寥寥兩三年,就積累下數億財產,特別季銘而且還是一位潛心躬耕于話劇舞臺和電影的實力派演員,這委實不好噴啊。
要是換一位流量,噴都不用寫稿子,“流量還是流毒?錢都去了明星那里,還能有好作品給觀眾么?明星賺錢是不是太容易?明星的工作配得上他們的收入么?中國足球和中國娛樂圈,誰跟應該‘減薪’?”
可是季銘,不好噴啊不好碰。
季銘能是流毒么?那么多次央視和聯播是白上的?
好作品?季銘最不缺的就是好作品。
賺錢容易倒是可以噴一噴但賺錢容易也不是個什么大噴點啊,人家馬大爺一天就能賺好幾億呢,馬二爺一個游戲一天也有一億流水。
唉,這年頭噴子也不好干啊。
不過這么高的流量和熱度,媒體是不會放過,相對于其它熱點事件一邊倒似的輿論。季銘這個熱搜倒是五花八門:
有說季銘這樣的明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如果中國娛樂圈多幾個季銘,就說明我們的娛樂產業發展,不僅量大而且質高,好作品導致明星的高收入,高收入又鼓勵明星做出好作品,這一正向循環一旦形成,或許,我們比肩好萊塢的夢想也就離實現不遠了。”
也有說要避免明星透過投資、獲得股權,變相繞過限薪令的。
還有指點季銘怎么花錢的“不妨給那些不得其門而入的青年電影人更多支持投資一些商業價值并不那么高的誠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