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見到你,我真的太開心了。”莫瑞斯不是搞假,對一個劇院來說,新開一部戲是非常非常大的事情,尤其是原創音樂劇。莫瑞斯目前上演的這部作品,還是他父親老莫瑞斯擔任劇院經理的時候做的,一直演了差不多二十年,可惜到今天,潛力基本上耗盡了,本地人已經失去興趣,而游客們則蜂擁前往《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貓》那樣的世界名劇。
所以莫瑞斯劇院必須改變,小莫瑞斯首先想到了游客,然后想到了中國人,接著他就去了戛納和威尼斯,并最終在威尼斯看見了《默》和季銘這幾乎比他想象中最好的情況還要好。
一部如此適合改編音樂劇的電影,一部奪下威尼斯影帝得以在歐洲揚名的原作,一位具備高超音樂劇水準的中國明星,一個足以驚艷西區的全新面孔他幾乎已經看到了莫瑞斯劇院門庭若市的場面。在他的記憶中,上一次出現那魂牽夢縈的畫面,還是在二十年前。
啊,fuk,哦,yeah
“莫瑞斯?”
“嗯?”
季銘有些復雜地看著這位,難道是太認真籌備,以至于很久沒有那個生活了,這么光天化日就蕩漾起來:“我想說謝謝你的安排。”
“不不不,應該的。”
確實算得上是應該的,在英文版的《默》上,季銘并未對劇院演出有太多利益訴求,如果莫瑞斯打算演二十年,并且將劇院的興衰寄托于其上,季銘也確實不想太紅果果。利益方面,莫瑞斯給了一筆一次性地權利費用,數額并不是很大,季銘則不對莫瑞斯劇院票房分成,雙方對于中國巡演五五開,對于中國之外的巡演二八開,季銘拿二然后,他不取主演和編劇的片酬。
同時,在演出場次上,他有很大的自由度。此外最重要的就是,他這次帶來的那幫人員,他們將觀察西區制作一部頂級投資音樂劇的全過程,甚至有限參與其中,以學習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音樂劇制演和劇院運營經驗,最后將它帶回國內,結合國內的舞臺劇經驗和觀眾特點,力求孕育出中國的西區和百老匯。
都是種子啊,十好幾個T,哦不,十好幾個人呢。
莫瑞斯已經定好了部分演員,甚至導演、制作人這些都是季銘不太了解的東西,交給莫瑞斯他是放心的,畢竟,這出戲失敗了,對他來說不痛不癢,無非是出海戰略略微受挫,但對于莫瑞斯來說,可能就要傷筋動骨了。
這一次季銘過來,也需要得到他們的認可,一個空降兵,而且還是老外,對于保守的西區,還是很別具一格的。
見面安排在劇院的最大的一間會議室里,簡短的寒暄之后,在意味深長的目光對視中,季銘笑了笑。
“先看電影。”
“嗯?”一片驚訝,今天難道不是對這個幸運的中國小子的毒打么?看什么電影。
莫瑞斯聳了一下肩膀:“原作是一部電影,你們都知道,它還沒有在英國上映,現在你們看的是威尼斯的首映版本。這次ming帶來了的,大家先看看。”
播放設備是中國帶來的,而且全程由專人操作,播放之后,拷貝立即銷毀。
“拿影帝的那部么?”一個帶著雀斑的紅發姑娘,眼睛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