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風?元化公指的是詛咒?”面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姬樂頷首:“元化公可否化解詛咒?”
華夏自古醫巫不分家,華佗作為古之名醫,在異世界又機緣巧合成為半神,或許有解除詛咒的方法?
華佗臉有些紅,拱手道:“此事恐怕還需仲景賢弟出面。”
姬樂驚奇問:“仲景?張仲景?醫圣能解,難道你這醫仙不能?”
“術業有專攻。老朽更擅醫人之術,而傷寒之論,還是要靠他。”
姬樂若有所思。在這個擁有神明力量的時代,傷寒之爭來自氣候變化,歸根究底仍然可以算在神明頭上。某位司掌寒風的神明勾勾手指,天下所有凡人都要跟著打噴嚏。
“我這詛咒來自天王的黑箭,是天之亂力。天王操控寒暑諸風引發詛咒病癥,并非不能理解。”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及各大文明對詛咒的認知。
圖穆王朝作為本世界最嫡系的傳承,將詛咒視作神明的懲罰。想要解除詛咒,必須請神明赦免罪責,或者去找其他神明鉆空子。
多雅王國的術法體系偏向于元素。在她們的認知中,詛咒系的法術能源同樣來自元素,只要通過相應的元素,就可以破解凈化詛咒。
至于羅馬,融合古希臘、古埃及等文明,對巫術詛咒的理解就是黑魔法,擁有多個傳承。可能是精靈作祟,可能是神明天譴,也可能是鬼怪女巫之流搗亂。
但夏國的文明基盤來自東漢,不論巫仙神武文儒,都接受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之說。哪怕華佗這等古之名醫,在診斷治病時也會將病癥歸結于人體自身的陰陽五行失衡。詛咒也不例外,在華佗以及靈宮諸巫的認知中,詛咒就是“邪祟入體”,需要進行相應的手段來拔除。
白起:“你不能根治?那能不能暫時緩解病癥?”
“可以一試,但需要這位小兄弟相信我。”
靠著虎皮,姬樂聲音虛弱,輕咳幾聲:“異世界中,外族蠻夷信不過,但本族人如何信不過?元化公盡管動手吧。”
華佗拿出金盆,以金針在姬樂身上扎了幾下:“我要給你放血,將體內一部分沾染邪氣的毒血放出。”
一邊說,老翁一邊觀察姬樂的表情。
姬樂微微皺眉,但并沒有反駁或者激烈反抗。
這順從之舉讓華佗不由松了口氣。
行醫多年,他見過各種病人。許多人一聽什么放血開膛,馬上翻臉。肯信任自己,并且默許自己用各種方法治病的人,著實不多見。
他哪知道,姬樂穿越的那個年代,別說什么放血刮骨,就連移植器官都習以為常。他對華佗的外科手術,還是很信得過的。
姬樂指尖突然傳來一陣刺痛,只見黑色的血水從指尖滲出,緩緩滴入金盆內。僅僅幾滴血水,就把一盆凈水染成墨色。
“好重的邪氣?”華佗驚呼道:“小哥,你這是在哪里沾染的邪祟?難不成,你去地底了?”
“地底?”姬樂詫異問:“地底是哪?我二人從外界而來,乃夏國之人。”
姬樂在放血時,講述先民百年建立的夏國。
“桓帝時期的先民嗎?”華佗聽后,臉色也是復雜不已:“想必,也是戰亂時因禍避難,從而流落異世吧?”
他們這第六批先民在建安年間穿越,正是為了那東漢末年的大亂。
“這么說的話,你二人并非我大漢子民,而是先民遺留在異世界的后裔?”
白起正要開口,姬樂馬上說:“不,我們不是后裔,而是降靈召喚而來。”
“降靈?”
“這個異世界有自己獨特的法則,當一個城邦建立后,就會擁有類似的國運凝聚體。我們夏國的凝聚體是一團薪火。通過薪火,可以召喚古之英杰進行幫忙。我二人就是故土世界降臨的人杰。”
白起眼睛微微睜大,看著姬樂在自己面前胡言亂語。
“我二人都被薪火召喚,屬于夏國的守護者。當然,我們的年代不同。我身邊這位,年代別說漢代,甚至可推算到先秦時代,相信他的名字元化公也聽過。武安君白起。”
“秦朝白起?”頓時,華佗神情肅穆,從椅子上站起來,對白起重新打招呼:“竟然是先秦時代的名將,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