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王沒心思去管自己披頭散發,氣急敗壞地將燕晟塞入馬車,咒罵道:“混賬東西,誰讓你把頭探出來的,是嫌死得不夠快嗎?!”
燕晟仰頭望著祁王的怒容,卻覺得怎么都瞧不真切。
他記得初見祁王的時候,那淡漠的眸子中寫滿了明哲保身,為了撇清自己,祁王毫不猶豫地以文字獄將他丟進詔獄。
然而今日他卻仿佛觸碰到祁王那部分藏得最深的一部分真實,那顆被虛偽、狡詐、偽善等等包圍的赤子之心。
燕晟看著殷承鈺的背影,恍惚間仿佛見到先帝一身通天冠服,于天地之間昂首而立,那背影遙遙切切,仿佛從未走遠。
燕晟的心砰砰直跳,仿佛回到年少時初見先帝的時候。
那時候遼王于江陵作亂,波及數省,聲勢浩大。而后先帝親征遼王,途徑潛江。當時湖廣布政使為了撇清自己與叛王的瓜葛,在守地選出幾位秀才發檄文,聲討遼王。而這幾位秀才當中,便有神童之名的燕晟。
燕晟沒想過先帝會親自看他們的檄文,更沒想過會召見他們。
面圣的機會千載難逢,別說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連布政使自己都心潮澎湃。
燕晟隨眾人穿過層層的盤查,經過條條關卡,終于步入先帝的大營。高高飄揚的旗幟與紀律森嚴的將士一方面讓他熱血沸騰,一方面又讓他膽戰心驚,他覺得自己或許能夠一飛沖天,有恍惚覺得自己渺小如塵埃。
三拜九叩大禮過后,只看到一雙精美的玉帶皮靴緩緩走來。陛下親自扶起布政使,說道:“當年太祖有言,朕是大梁的天,而百姓是大梁的地,今日布政使甘為人梯,讓天地溝通,乾坤相輔,可謂功在千秋。”
布政使連忙推辭,燕晟耐不住好奇抬頭看了一眼,卻正好與先帝的目光相接。先帝的雙眸深不見底,仿佛一雙黑洞將燕晟吸了進去,一時間忘了低頭避讓。
這般失禮冒犯的舉動,先帝身旁的太監如何能容忍,責令燕晟跪下,按住他的脖子,便要讓他低頭,然而燕晟年少成名,心底也是有自己的脾氣,竟然就那樣直視陛下,脖子沒動分毫。
先帝與燕晟對視片刻,先帝高抬貴手,讓太監退下,說道:“小小年紀頗有膽識,這么硬的脖子,這么犀利的文章,不如朕封你為‘小御史’,如何?”
那時候燕晟年少,無知無畏,并不知那是多大的恩典。然而隨著史書讀的越多,對皇權的敬畏刻在骨頭里,那一日的場景在頭腦中翻滾數百遍,愈發慶幸,更是愈發感激。
那是他將效忠的君王,不同于楚靈王的暴戾,不同于楚懷王的昏庸,他的君主是天下明君,而他愿為他的君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可惜先帝早逝,他期待的君臣佳話,尚未開始,便腹死胎中。
燕晟嗅著沾染在他身上的瑞腦香,覺得全身燥熱起來,那點早被磨滅的熱血忽然燃了起來,把他對這個王朝冷卻的心暖了過來,那些橫陳在心底的絕然和無望如寒冰一般融化,露出深埋已久的希望與期許。
他尋到命運對這個王朝最后的留戀。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