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楊廠長和婁小娥一家。何雨柱沒管因為高興,而時不時發愣的何雨水。回了自己的屋子,打掃干凈以后,舒服的泡了一個腳才上了床。
躺在床上的何雨柱并沒有睡覺,而是回想著,從后世穿越過來的這段時間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兒。也默默的給自己做個總結。
空間里的小麥已經快要成熟了,也就是這幾天的事兒了,總算不用為了面粉發愁了。何雨柱還打算把麥子收了以后,種一茬水稻。現在畢竟有個水車了,所以種水稻就成為了一種可能。
空間里的蔬菜,也一直都在吃,這給何雨柱省了不少的菜錢,他還經常把多出來的菜送給左鄰右舍,得到了不少張好人卡。
不過何雨柱打算,把種植蔬菜的土地面積再縮小一部分。只保證自己家吃就可以了,畢竟如果冬天你再給別人送蔬菜,那可就不正常了。
那幾頭小豬崽兒也長大了很多,成了半大的豬。不過他這幾只小豬仔都是沒騸過的,何雨柱準備在以后的十多年里,都將以這些豬為主要經濟來源。
他準備讓這三頭母豬一頭公豬,都作為種豬。而且現在就要開始為繁殖做準備了。何雨柱打算在靠近麥子地那兒單獨建一個豬圈,用來養公豬。母豬在原來的圈里也是一頭一個圈。
母豬一年一般可以繁殖一到兩次,每胎平均產仔數十二頭左右,小母豬六到八個月就可初次配種了,從懷孕到產仔妊娠天數大概為一百一十多天。
而何雨柱有三頭小母豬,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明年三月初的時候,何雨柱的豬圈里就能有三十只左右的小豬崽兒了。
而到了明年年底,這三十多頭成年豬就能出欄了。母豬經過七八個月的修養,就能再次受孕。到了明年年底,也可以生第二批小豬崽兒了。
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循環,而且怎樣把豬賣出去,何雨柱非常有把握。只要他何雨柱還在軋鋼廠一天,那他的豬就能一天在軋鋼廠“合法”的賣出去。
要說數量最多的還是要數那些雞了。從五月份,何雨柱發現第一只雞蛋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光雞蛋就攢下了兩千多個,這還不包括平常吃的和孵出的一百多只小雞。
這些小雞也都慢慢長大,雖然有大有小,但也能看出是公雞還是母雞了。現在雞圈里公雞就有六十多只,而母雞也將近八十只。
何雨柱養的都是土雞,土雞活動量大好動。圈里還要放料盆水盆,這些都占空間。養太多了會互啄,所以不能養太多,現在這么多也到了極限了。
不過這也好辦,馬上就要收麥子了,何雨柱準備用麥子桿兒在這個圈的旁邊扎個籬笆,再養上它百八十只雞。到時候一并賣給紅星扎鋼廠食堂。
現在的情況是,有錢不一定能買到東西。雖然軋鋼廠有自己的供貨渠道,但是并不能滿足軋鋼廠的全部需求。除了基本的供應外,肉食采購其實一直都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