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六月開始,市場上就不再提供新鮮的生肉了。如果何雨柱能夠穩定的提供一些肉食,軋鋼廠是一定會接受的。甚至還會幫忙遮掩這些肉食的來源。
最后就是那個水泡子,何雨柱還真沒關心過它,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給麥子地澆水。偶爾想起來的時候才往里面撒灑點棒子面,也不知里面現在有多少魚。
工作方面總體來說還是很順利的,剛穿過來的時候,升級成了八級廚師。
然后為了弄到小豬崽兒,通過忽悠楊廠長還弄了個供應基地。并通過這件事,自己升了廚房班長不說,還混到了一個供應基地組長的職務。雖然工資沒增加,但廠里也給了六塊錢的補助。
現在供應基地的蔬菜也在供應食堂。雖然數量不多,但偶爾改善一次菜品,也廣受廠里職工的歡迎。并且也確實為廠里節約了不少的費用。
因為何雨柱在墻根,地頭,這些地方還隨手種了一些西瓜,香瓜之類的水果。雖然不能讓每個人都嘗到,但是這陣子領導請客的時候,飯后總會有水果送上。這也讓領導們覺得很有面子。
養殖大棚里面的豬也長得很快,而且那頭老母豬也生了小豬崽兒,數量也將一點點的增加。到了年底怎么也能殺個一頭兩頭的,給大家打打牙祭。
夏天馬上就過去了,等到了秋天時,何雨柱會組織人把那些大棚都覆蓋上,變成一個個的暖棚。
這樣冬天也一樣,會有新鮮的蔬菜吃。會讓大家覺得這個供應基地不是白建的。
剛好今天楊廠長又讓何雨柱寫入黨申請書,如果冬天能供應上新鮮的蔬菜。那么這無疑又讓大家心里增添了許多對何雨柱的好感。
家里的生活,現在沒什么好說的。何雨柱家幾乎不吃粗糧,肉食也不缺,別的沒有,雞有大把。反正何雨柱出去轉一圈,就說在市場買的,也沒人會懷疑。而且何雨柱還找了個壇子,腌了一壇子的咸雞蛋。
何雨柱換糧票的時候換得的四百斤粗糧票,都讓他買成了棒子面,主要作用就是喂雞,喂豬,喂魚。當然,有的時候也會喂人,只是次數極少罷了。
至于那二百斤的細糧票,何雨柱分了四次買了一百斤的大米和一百斤的白面。這些東西如果只是聾老太太,加上他們兄妹倆,估計夠他們吃半年的了。
妹妹何雨水以后的路,也基本上確定了下來。三年大專以后,何雨柱準備給她找找關系,盡量留在城里的郵電局或者郵電所。
只要有了工作,等到大時代來臨,就不會出現去做知青,上山下鄉的情況。畢竟做知青一去就要好些年,可能連家都回不來。
(情)劇中的棒梗不就一去七八年嗎?回來后還沒有工作。如果不是何雨柱找大領導幫忙,可能棒梗還在混吃等死呢。還娶媳婦兒?做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