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秦淮茹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出生了,當時買份數的時候可沒論大小個。這個提議讓大家在全院兒大會上都接受了。
接下來就是分肉了,除去排骨,棒骨,扇兒骨,和四個肘子,凈出肉一百四十九斤。按照四合院兒總共五十一份計算每份不足三斤肉。
這時何雨柱又站出來說:“肉我就不分了,把肘子,豬蹄兒,棒骨和扇兒骨還有豬尾巴都給我,大家看行不行?”
大家都覺得,何雨柱要的那些雖然重量上肯定多出不少,但是骨頭卻占了大部分,所以大家都紛紛同意。
周雄也站起來說:“我也不分肉了,把那兩扇排骨給我吧!”
同樣的道理,四合院兒里的人們也都欣然同意。在這個年代多一口肉食都是好的,總比啃骨頭強。
而除去他們兩人總共七份兒的量,也就是說這一百四十九斤的肉,會分成四十四份,每份會多出半斤左右。
現在大家都喜歡肥肉,這當然不包括周雄跟何雨柱家,這種不缺肉的家庭,所以這種分配方式是皆大歡喜的。
第一個分肉的肯定是聾老太太,而且她有特權可以進行挑選。而何雨柱養著老太太,所以他就代為挑選了。
老太太當時花了三份的錢,所以她能分到十斤零二兩。何雨柱要了兩塊里脊和一大塊通脊,又撿比較瘦的五花肉要了二斤,湊了九斤半的肉。
開始大家還比較擔心,怕何雨柱撿肥的要。沒想到他要的全是瘦肉,而且還少要了七兩,這讓大家很開心。
一百四十九斤肉分成四十四份兒,每一份差點不到三斤四兩,何雨柱讓出七兩,等于給大家都填了稱,所以大家都覺得何雨柱辦事敞亮。
接下來有一大爺掌稱,二大爺分肉,三大爺記數,按各家的份兒數,一一把肉分給大家。
由于三位大爺是最后分,并且二大爺為了展示自己的權威,每家兒的肉都是有肥有瘦,分的那是相當公平。
到了最后一大爺少要了那半斤肉,算是給大家把稱填平了。
接下來就是剩下的豬頭和上下水了,這些加在一起有六十多斤。但因為種類不同,是沒有辦法平均分的。
看著大家大眼瞪小眼都沒辦法了,何雨柱只好站出來說:“這樣吧反正要過節了!個家兒回家都烙點夠自己家吃的火燒,我把這些上下水做成鹵煮,到時候大家湊在一塊吃一頓得了。
我再把豬頭做成凍兒,每家兒分一盤,就當過節添個菜了。大伙覺得怎么樣?”
整個院兒里的人,又嗡嗡的討論了半天,最后還是覺得這個主意是唯一可行的。
最后全院兒大會一致決定,明天白天由在家的婦女同志們,把豬頭和上下水洗干凈,晚上由何雨柱同志掌勺做成鹵煮,大家會餐。
見時間也不早了,明天還要上班,各家兒也都拿到了自己應得的肉,這個全院兒大會也就圓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