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又是這宋朝之人。”
“這宋朝人杰如此之多嗎?”
漢初世界。
咸陽之中,蕭何手持紙筆。
認真的觀看著這個視頻,一絲細節也不想落下。
“這宋朝我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時代,但看這些介紹應該是重文輕武的時代。”
蕭何仔細的記下視頻中王安石的各項變法舉措。
思索著王安石和寇準所在的宋朝。
“從這些信息來推斷,這個所謂的宋朝居然是用文臣來制定軍事策略。”
“這樣的文武失衡對于國家來說簡直是不可忍受的。”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讓文人來做武將的事確實有些草率了。”
“即使能有一兩個文武兼備之人,可在國家危亡之時也難以挽救國家。”
“也不知道這宋國的皇帝是如何想的。”
蕭何此時也很難判斷宋國這樣的國家。
從他現在已知的信息和他的經驗來說,這樣的情況是很不健康的。
一旦文臣勢力過于強大,武將被排擠得太狠,那么這個國家就會變得軟弱。
而如果武將勢力太大就會有許多不穩定因素。
蕭何認為健康的國家需要將兩方勢力進行很好的平衡。
要用將領來統帥士兵,用文臣來治理國家,不讓一方獨大。
這樣內外兼備才能使整個國家欣欣向榮。
從前面來看,這個叫做宋朝的國家是被外族入侵所滅的。
這并沒有出乎蕭何的意料,當一個國家內部勢力失衡的時候,就很有可能被外部勢力乘人之危。
隋朝世界。
此時的楊廣剛剛登上帝位。
正是雄心勃勃的狀態。
楊廣是武將出身,對于隋國內部的某些文官很是看不起。
也很頭疼于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文臣。
此時的大隋也處于內部勢力即將失衡的狀態。
各方爭斗,世家大族互相傾軋,拖整個國家的后腿。
楊廣覺得自己現在的位置也并不是很安穩。
雖然他父親給他留下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但是楊廣并沒有他父親那樣強大的人格魅力和過硬的政治手段。
“又是這個宋朝,如此孱弱的王朝居然能連出兩個名相。”
楊廣在后宮之中摟著蕭皇后悠閑的看著視頻。
他對于宋朝很不屑,不敢相信如此懦弱的國家居然有兩人接連上榜。
而且看功績確實都非同小可。
身為皇帝,楊廣一眼就能看出在這個國家里文臣的地位。
這讓他對于這個國家更加小看了幾分。
他知道能有這樣的文武差距說明皇帝對于武將的削弱十分嚴重。
這在楊廣的認知中就是皇帝能力不足的表現。
說明這個宋朝的皇帝很害怕有武將擁兵自重,最后甚至奪了他的皇位。
明顯是制衡之術不夠熟練的后果。
現在的大隋也有這樣的內部憂患。
而現在看見宋朝的后果,更加堅定了楊廣心中的決定。
他要出征外族,攻打那些外族國家。
用這些外部勢力來解決內部問題。
特別是看到宋朝居然是被那些外族所亡國。
楊廣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在大隋發生。
宋朝世界的司馬光剛剛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