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奪得川中地區不久,關羽孤軍北伐。
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于樊城。
但東吳呂蒙以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
此后吳蜀聯盟就被破壞,諸葛亮所定聯吳抗曹之策一度陷入停滯。
隨后,劉備伐吳為關羽報仇,在夷陵被東吳陸遜打得大敗,嚴重動搖了國家的根本。
之后白帝城托孤,整個蜀漢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幸虧諸葛亮盡力穩住大局,并且竭力反擊。
這才讓說他安定下來。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我錯了嗎?”
諸葛亮喃喃自語道。
現在,他快要走到我的生命的盡頭了。
在看視頻時他也在回想他的一輩子,內心開始質疑自己當初該不該入仕。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他加入這個亂世,卻并沒有讓這個亂世結束的時間加快。
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給天下百姓多帶來了幾十年的災難。
如今稍微看到一些希望,自己的身體卻是撐不住了。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
而在魏軍的營帳,司馬懿此時也在賬中觀看視頻。
他在這個時候倒是相當平靜。
“孔明果然是撐不住了,五丈原,他今年便要不行了嗎?”
司馬懿對于諸葛亮的身體并不奇怪。
在之前他詢問諸葛亮是如何處理公事的,那人告訴他只要是超過二十杖的處罰諸葛亮都要親自處理。
從這兒司馬懿就知道諸葛亮這是在用生命來維持蜀國。
他料定諸葛亮時日無多,他的防守策略并沒有錯。
可是在視頻之中看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時候,他還是感覺有些悲傷。
他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對手。
這時候他也開始回憶起了自己跟諸葛亮的這兩次交手。
第一次交手是諸葛亮第四次率軍攻魏,包圍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區的賈嗣、魏平部,并用木牛運輸糧草,以保障其后勤供給。
當時,曹魏的國家安全形勢比較嚴峻,東南方向要防備東吳,西北方向還要防備鮮卑。
這個時候主持對蜀漢作戰的大司馬曹真生病。
于是曹魏派司馬懿統一指揮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御蜀軍。
他當時的戰略目標定位為:憑險堅守,不與蜀軍主力決戰,逼退蜀軍就算完成任務。
諸葛亮得知司馬懿進軍的消息后,留下一部繼續進攻祁山,自己則親自率軍迎戰司馬懿。
第一次對決,司馬懿戰略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利用蜀軍遠道而來、糧草不濟的弱點,將其逼退。
司馬懿達到了戰略目的,但在戰術上卻沒有占到半點便宜。
諸葛亮雖然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還是沒有解決后勤補給這一難題,最終被迫退軍。
第二次交手就是這一次。
諸葛亮籌備了三年,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這次北代,諸葛亮準備充分,與孫權約定同時舉兵伐魏。
司馬懿也率軍渡過渭河,背水立營,諸葛亮駐軍五丈原。
本來司馬懿覺得還需要一兩年的防守才能取得此次交手的勝利。
可是看完視頻之后,司馬懿驚覺恐怕沒有幾個月了。
此時司馬懿的心里是既開心又遺憾。
開心的是諸葛亮若是去世,那蜀軍必退,他對曹叡也有個交代,也算立下大功。
遺憾的是自己從來沒有在與諸葛亮的正面交手中擊敗他,反而自己是屢戰屢敗。
一時之間,司馬懿也很難形容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