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蕭何丞相,沒有出乎我的意料,出現在了視頻之中。”
“十大名相啊,卻是為漢王做相。”
“最終果然還是漢王得了天下,我果然是被殺了嗎?”
“還是被蕭何恩公所殺,恐怕也只有他能夠殺我了吧!”
漢初世界,剛剛被封為齊王,擊敗楚軍殺死龍且的韓信正在自己的書房中觀看著視頻。
韓信身著便衣,跪坐在桌子旁的毛毯之上,整個人透露出一種肅殺之氣。
而在肅殺之氣中,堅毅的臉龐上也流露出一絲悲涼,兩種氣質的交融讓他顯得有一些奇怪。
很難想象,一個人居然會被用奇怪來形容,可如今的韓信看起來就是有些奇怪。
身為統兵大將的他身上的氣質自然是充滿殺氣的,可韓信并沒有一個充滿威嚴的長相。
相反,他的整體長相是偏向儒雅的,或者可以說是靜中帶動。
長期領兵的肅殺之氣和自身儒雅的長相共存在一個人身上。
乍一看整個人溫和平靜,仔細觀看發現此人平靜的外表之下埋藏著烈火。
不動則已,動則如雷霆萬鈞。
不鳴則已,一鳴則驚動世人。
然而在這樣的整體氣質下,那一抹悲涼仿佛無法很好的融入,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擁有這樣稍顯軟弱的神情。
這時的韓信想起了自己的過往。
秦朝末年,年輕時的韓信還在淮陰。
那時的他文質彬彬,十分斯文。
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鉆過。
韓信現在還記得那句話。
“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
韓信忍住了一時之氣,受了胯下之辱。
韓信愿意成為眾人的笑柄,從屠戶的胯下鉆過,也不愿讓血臟了自己的寶劍,讓殺人的惡行污了自己的名譽。
因為不值得。他深深懂得不與無謂人爭閑氣。
寶劍是殺人的,但要為值得的人拔劍。
為了殺這些人丟掉自己的性命對于韓信顯然是不值得的。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經歷。
那一次,他非常餓。
在牟城外河邊遇見一群婦女在漂洗絲棉。
其中有個好心的大娘,發現韓信餓得挺可憐,便主動拿飯給他吃。
韓信非常感激,表示一定會報答對方。
大娘說了一句讓韓信記了一輩子的話。
【大丈夫不能自食(S),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這讓當時的韓信羞愧不已,也定下了他的決心。
后來韓信到楚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
又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
他對諸將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也不會揚名,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可是這都是后來的事,在他最開始定下決心準備做一番事業時卻沒有那么順利。
項梁渡過淮河的時候,韓信毅然仗劍從軍,在軍中并沒有什么名氣。
項梁失敗后,又跟隨項羽,只被任命成一個小小的郎中。
韓信屢次向項羽獻策,都沒有被采納。
劉邦進駐西蜀時,韓信就離開楚國,投奔劉邦,也沒有什么軍功,被任命為連敖。
這使他遇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滕公夏侯嬰。
夏侯嬰饒了他一命,還和他認真的交談。
在與韓信交談后,夏侯嬰認為韓信很有才能,非常高興。
于是極力向劉邦推薦了韓信。
但劉邦并不認為韓信有什么出奇之處,讓他做了一個掌管生產軍糧等事的小官。
那時候的韓信是很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