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經天緯地之才,難道就此埋沒?
英雄最能識英雄,他覺得劉邦可能不是那個英雄。
在感覺到不受重用之后,韓信就走了。
這一走才是韓信整個人生中最大的轉折。
他也碰上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貴人——蕭何。
韓信與蕭何交談過幾次,蕭何認為韓信是個奇人,很有軍事才能,對他大加贊賞。
韓信也知道,蕭何已經向劉邦推薦過幾次他了,最終也沒有什么成效。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聽說他跑了之后,蕭何一個丞相居然連夜來追。
韓信后來也知道,當時的蕭何沒有向任何人說明,因此還被劉邦責怪。
蕭何不僅追回了他,還再次向劉邦推薦了他。
這次蕭何推薦的話讓韓信也覺得有些過譽。
【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國士無雙,這是何等的贊譽!
韓信當時就把蕭何視為自己唯一的知己和最大的恩人。
在這之后,韓信就登臺拜將,成為大將軍。
一番言論也徹底征服了劉邦。
從此,韓信開始了輝煌的軍事生涯。
與劉邦出漢中,定三秦,后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趙,脅燕,東擊齊。
現在即將南下,只要破滅楚國,劉邦就徹底統一了整個天下。
前一段時間,有人跟他說劉邦會收走他的兵權。
當時的韓信是比較慌張的。
在劉邦被項羽圍困的時候,韓信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前去援助,反而是請求劉邦利他為齊王。
他明白自己已經得罪了劉邦。
可是韓信也不是很在意,畢竟自己立下如此大的功勞,他相信劉邦不會對他做一些什么。
如今也算三分天下吧。
韓信為齊王,劉邦為漢王,項羽為作為楚王。
這讓韓信的地位驟然上升。
地位升了,謀士和說客也該來了。
前段時間就有兩個人向他進言,
第一個是一說客叫武涉,是項羽派來的。
武涉意思是韓信已成為漢楚之外的第三支力量,可以權衡天下,希望韓信可以助楚滅漢。
第二個是一個謀士叫蒯通,是韓信身邊的助力。
蒯通的意思與武涉不同,他不希望韓信幫助某一方,而是讓韓信自取一地,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韓信對于這兩個人的建議都沒有同意。
他認為漢王劉邦對他有恩,而依照他立下的功勞也不會直接對他下手。
可是他忘了一件事,他已經功高震主。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
韓信就是這樣,既擁有【震王之威】,又擁有【不賞之功】。
這樣的人,主子是不會留的。
不守中立,只有死路。
“難道蒯通所言才是真理?”
看到自己的結局,韓信也陷入沉思之中。
“現在我看到這個視頻,想必漢王與蕭丞相也看到了。”
“看來我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
“只是要對不起漢王與蕭丞相的恩德了。”
只在腦海里一轉,韓信已經定下了決心。
他不是優柔寡斷之人,既然要做事,那就馬上去做。
想到這里他馬上叫人把蒯通等人招來,準備安排接下來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