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鮑叔牙稱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齊國稱霸,必要用管仲為相。
當時齊桓公心里其實并不情愿,畢竟管仲差點把他弄死。
不過他也認可管仲的才能,于是他就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
之后齊桓公為絕后患,遣書給魯莊公,叫魯國殺公子糾,交出管仲和召忽。
魯莊公得知后殺死公子糾,并將管仲和召忽擒住,準備將二人送還齊桓公發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這是鮑叔牙的計謀,于是讓押運工人快馬加鞭趕去齊國,最后平安到了齊國。
經鮑叔牙的建議,齊桓公同意選擇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禮節,親自去迎接管仲,以此來表示對管仲的重視和信任。
同時這也是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賢達大度。
之后就是齊國稱霸的過程,也是齊桓公一步步成為霸主的時候。
齊桓公三年,管仲建議出兵問罪不遵禮法的譚國。
譚國本來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結果很快就被齊國消滅。齊國沒費力氣消滅了譚國,擴大了國土。
齊桓公五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國與宋、陳、蔡、鄭等國在齊的北杏會盟,商討安定宋國之計。
遂國也被邀請,但沒有參加。
管仲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國消滅。
魯國本來比較強大,但因接連被齊國打敗,又看到諸侯國都服從齊國,不服從齊國的遂、譚兩國又被消滅,所以也屈服了齊國。
齊桓公六年,魯、宋、陳、蔡、衛都先后屈服齊國,譚、遂兩國早已消滅,只有鄭國還在內亂。
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面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
齊桓公七年,管仲又讓齊桓公以自己名義召集宋、陳、衛、鄭又在鄄會盟。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齊桓公二十四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舉兵救燕,管仲隨軍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
齊桓公二十六年,當時西北方的狄人也起兵進攻中原,齊國平定了這些動亂。
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齊國與楚國結盟。
齊桓公三十五年,周惠王去世。
齊桓公會同各諸侯國擁立太子鄭為天子,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即位后,命宰孔賜齊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
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大會于葵丘,舉行受賜典禮。
受賜典禮上,又重申盟好,訂立了新盟。
在這次會盟之上設定了五條條款,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
周襄王派大臣與會并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志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齊桓公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帶勾結戎人進攻京城,王室內亂,十分危機。
齊桓公派管仲幫助襄王平息內亂,管仲完成得很好,獲得周王贊賞。
至此,齊國成為了真正的天下第一霸。
到了如今,天下已經無人可以無視齊桓公的命令。
縱觀自己的一生,齊桓公覺得管仲的作用無可替代。
而眼前的視頻也證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