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花出去了,哪有那么容易回流。
所以,就算要投資,就算要融資,我覺得也要分流分期,不能一下子給我們背負這么大的壓力和重擔。
以半年為期,逐步進行,這樣才不會對我們造成巨大的壓力。
您說現在不以盈利為主,那就算維持收支平衡,集團每年在投資的情況下,也不會再有盈余。
三年后,集團拿不出這么多錢。
而一旦拿不出這么多錢,在遭受幾千億欠款的沖擊下,哪怕我們的固定資產突破萬億,也有很大可能被沖擊垮塌。”
這時候,大家其實討論的不是目前的事了。
而是三年后怎么辦?
李東有些東西說的沒錯,現在借錢,大筆投資,是可以沖擊垮一些企業,是可以增加遠方的實力和競爭力。
包括貨款的問題,遠方也可以大量增加動用的份額。
關鍵是,三年后呢?
三年后,幾千億的款子到賬,遠方固定資產多又能如何?
同時拍賣出去,還是同時抵押出去?
要是拍賣,那三年的功夫白花了,而且這么大量的拍賣,肯定會遭受無數質疑和沖擊,這顯然是不行的。
而抵押的話,就如陳浪說的,就算有機構接盤了。
可這樣一來,也陷入了循環當中,遠方以后每年都得為銀行和金融機構打工。
透支未來的潛力,短暫的做大,在眾人看來,這都不是長遠之道。
陳浪和袁成道都這么說,李東卻是不以為然道:“三年后的情況,三年后再說。
何況,三年后,3000億資金真的就多?
商城和零售業務,一旦在三年后,比現在多增加萬億的業績,3000億從這方面挪用出來問題也不大……”
“增加萬億!”
所有人失聲,你們家的萬億這么容易?
就在前不久,7月份,李東給遠方定下了新目標,全年營收達到*****,C2C業績達到800億。
這是李東訂的目標,最后不見得能完成。
而就算如此,自身達到*****的營收,也足夠恐怖了。
現在,李東卻是說,三年后,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萬億以上的營收。
那也意味著,李東的想法是,三年后遠方總營收接近兩萬億!
達到兩萬億的營收,3000億的債務,的確好辦多了。
這兩萬億,大部分都是現金流,稍微借用一下,什么問題都不是問題。
關鍵是,在已經這么大的基數上,進行翻倍還不止的增加,可能嗎?
他們覺得不可能,李東卻一直覺得沒問題。
連大強子的京東,在未來幾年,平臺交易額都能堪堪達到萬億,現在的遠方,領先京東起碼五年以上。
三年后,光是平臺,增加個萬億交易額李東覺得還是問題不大的。
自營業務占比遠方這邊一直很高,80%以上的比例。
哪怕線下稍微增加一點,李東覺得萬億的增幅也不算什么難事。
當然,這時候陳浪他們不敢置信也正常。
前世哪怕馬昀、柳強東他們,敢在交易額不到百億千億的時候,幻想幾年后,他們的平臺交易額能突破萬億嗎?
沒人想過,也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