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被這兩位逼著表態,他們現在也為難,只好看柳川志怎么說了。
老柳制造業的領袖,和李東、馬昀他們關系都不錯。
這時候,聯想要是先表態了,接下來如果面對遠方的質詢,大家也好有個交代。
柳川志看了馬昀和張進東幾人一眼,心里嘆息了一聲,最后點頭道:“好,等回去了,我們具體商量一下方案。”
此時此刻,柳川志最大的想法不是別的,而是要加強聯想自己的渠道建設。
這時候的他,幾乎是被逼答應了馬昀他們的條件。
何止馬昀,遠方打活動的時候,每次有什么優惠,也都是他們這些廠商買單。
為什么?
還不是因為自己的渠道不夠強,失去了這些大渠道商支持,容易出現產品滯銷,庫存過多的問題。
只要自己的企業渠道夠強,哪用在乎這些。
海爾那邊,就很少會受到這些渠道商的威脅,就在于海爾的渠道布局完善。
聯想說起來比海爾知名度要大,可實際情況如何,大家心里有數。
接下來,眾人四散而去。
馬昀輕輕嘆息一聲,這次,算是得罪人了。
可不得罪沒辦法,廠商的支持力度大小,關系到接下來的競爭問題。
說的嚴重點,甚至關系到阿里的生死存亡。
阿里要是不缺錢,那自己砸錢補貼沒問題,關鍵就是沒錢砸進去。
這時候,廠商再偏袒李東那邊,那還打什么大戰,干脆舉手投降好了。
今天的廠商只是一部分,馬昀知道接下來時間很緊,一個月時間,還得和其他廠商,第三方達成協議再說。
最起碼,在這些基礎準備上,不能被遠方甩開,要不然,雙十一打不下去。
另外,馬昀腦海中閃過雅虎的影子。
除了準備雙十一,也要想辦法把這些隱患解決了才行。
這些之前支持阿里的投資方,現在都成了定時炸彈。
引入新的投資方,都比這些老的投資方好。
新的投資方進入,一般都會簽訂長期持有的戰略協議。
可老的投資方,在阿里香江上市之后,這些協議其實都已經過了有效期了。
后續,雙方沒有再簽訂新的補充協議。
一方面是沒這個道理一直限制對方,另一點,阿里現在提出來,對方也不會答應。
這時候強行提出,反而證明阿里對自己的未來前景不看好,很容易引起意外。
“難啊!”
趁著沒人的時候,馬昀難得的露出了一些疲態。
這幾年,比他創業時期都要難,多少天都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自從李東崛起,遠方崛起,雙方業務上有重合部分,阿里這邊就一直陷入被動狀態。
李東的每一步,都卡在他們前面。
一次兩次的麻煩不大,次數多了,連阿里這邊的人都不自信了。
一家企業,沒了信心,還怎么持續發展下去。
想到這些,馬昀咬咬牙,這也是一次機會!
一次證明自己,證明阿里,提升士氣的機會!
一次促銷罷了,阿里傾家蕩產,也得打的遠方抬不起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