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商不在這次變卦,接下來的是線下之戰,他有沒有機會參與都是個問題。
……
10月27號。
這些天,各種發布會不斷,各種新聞滿天飛。
9月份,主要聚焦于IT行業。
10月份,卻是各大零售集團在商界冒頭。
這天,京城。
物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而媒體們一到現場,看到主席臺上的遠方華北區總裁齊云娜在,不少人就知道,這場線上的平臺之戰,已經徹底擴大了范圍,牽扯到了線下了。
果不其然,現場,物美的總裁宣布,接下來物美會進行重組。
而重組對象,便是遠方零售。
說的好聽點是重組,說的直接點,就如齊云娜說的:“接下來,我們可能會選擇物美退市,徹底將物美納入遠方零售體系。
集合我們和物美的資源,擴大遠方的競爭力,將華夏的零售產業繼續做大做強。”
這算是客套話,緊接著齊云娜又宣布道:“另外,物美作為華北區零售集團的龍頭企業,這些年在華北的布局已經趨于完善。
為了讓物美保持活力和競爭力,未來我們的戰略方向會做一些調整。
之前物美在南方的業務,會先期并入遠方。
而北方的產業,還會以物美品牌進行運營,未來幾年內,我們會在東北、西北地區加大投資力度。
目前,我們的規劃是未來三年內,在東北和西北地區新開設門店600家。
而大賣場,不會低于100家……”
話音未落,已經有媒體記者問道:“齊總,這是不是意味著,遠方會進入東北零售市場,和大商正面碰撞?”
“大商剛宣布參加掏寶促銷,遠方就宣布并購了物美,齊總,難道真如蘇林張總說的,遠方想完成對華夏零售業務的壟斷?”
齊云娜面不改色道:“重組物美,是我們早就定下的戰略方案,和大商無關。
這一點,諸位都該明白才對,難道昨天大商宣布消息,我們連夜就能和物美談成并購?
而壟斷這一說法,遠方董事局主席李先生早就解釋過。
在華夏,社會消費品市場,規模極其龐大。
今年,華夏的社會消費品總交易額應該會突破20萬億。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企業總喜歡把壟斷掛在嘴上?
遠方的電商平臺,加上線下體系,萬億規模都不到,占比極低。
這都算壟斷,華夏還有什么企業不是壟斷的?
企業一旦做大,就被稱為壟斷市場,就被對手用這種方式攻擊,那還有什么企業敢繼續做大下去?”
齊云娜這邊正說著,忽然不少記者的手機都震動了起來。
這下子,有些人看到消息,臉色頓時一變。
馬上有記者大聲道:“齊總,遠方舉牌大商了,這點您事先知道嗎?”
“遠方投資,通過二級市場,購入了大商1500萬股股票,達到了5%的舉牌線,已經對外宣布舉牌了!”
“什么,遠方舉牌大商了?”
“遠方太兇殘了!”
“遠方哪來的這么資金……”
“傻啊,3000億融資快完成了!”
“……”
現場瞬間混亂了,誰也沒想到,在遠方宣布并購物美的同時,居然還在股市狙擊大商了!
舉牌,其實就是另類的并購通知。
在股市,持有一家上市企業5%以上的股份,就達到了舉牌線。
這時候,對一般的企業而言,其實沒太大關系,華夏的企業,很多都是法人股超過60%以上的。
這時候,舉牌,也只是單純的宣布消息,發出公告。
可對于不是絕對控股的上市企業,舉牌,就有收購的意思了。
大商的大股東,目前持股還不到10%。
這時候,舉牌大商,一旦遠方繼續購入股票,或者和其他股東完成股份收購,超越第一大股東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