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內,王家和顧家夫婦兩個還有顧老太坐在火爐旁。
開食肆本來和顧老太無關,她也不想去湊熱鬧,但顧秋桃硬拉著她過來,說是讓她出出意見。
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娘,分離了七年之久,顧秋桃對顧老太的依賴卻依然如幼時。
“三哥怎么想?”王珉待眾人都坐下后問道。
顧大河輕咳了一下,抬頭道,“來食肆可以,只是我和你三嫂都沒做過,這方面恐怕幫不上什么忙?”
原先沈氏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就考慮過,但因為銀子不夠,也就擱置下來了。
“這個三哥和三嫂不用擔心,在武羅縣的時候,我處理過一個跟這相關的案子,對這方面有些了解,決定下來后,我去辦就可以。”
他們夫婦二人沒有手藝,之后食肆正常運行,都要靠沈氏,而且他沒事還要去林府值班。
王珉簽的是活契,每日只要下午到戊時去換班就可以,沒有太多限制。
顧秋桃也可以來幫忙,若是忙不過來,還可以雇個伙計。
顧大河點點頭,碰了碰沈氏。
沈氏忙將小匣子打開,推到王珉面前,“這里有五十兩銀子,我留了幾兩銀子,用作家用。”
深思熟慮后,沈氏將全部家當拿出來。
顧老太揣著手,看了眼盒子里一塊快的碎銀。
這都是沈氏賣豬下水,一點一點的攢下來的。
王珉也拿出自家的銀匣,“我們也出五十兩銀子。”
掏出五十兩放到沈氏的匣子中,王珉先提出,“親兄弟明算賬,我來說說怎么分吧。”
顧大河和沈氏點頭,該分清的,這和別的不同,公私分明才能合作長久。
“三嫂有手藝,要占三成的,我留出兩成作為食材和店鋪維修的支出,剩下的五成我們平分。”
算下來,王家只占兩成五。
沈氏和顧大河齊齊皺眉,“不能這樣算,這樣你的才占兩成五。”
“你三嫂有手藝,道但只靠她一人也撐不起來,以后你少不的要幫忙,不能拿三成,按我說的,你三嫂的手藝占兩成便可,剩下的,一人三成。”
這樣,顧家占五成,王家占三成。
顧老太看著眾人的臉色點頭,三兒子從小便是這個性子,不肯占別人半分便宜,而她這個小女婿,看起來也是個厚道的。
顧秋桃聽著三人說話,插不上嘴,但也能聽個明白,她道,“就按三哥說的吧,咱們到時多出些力,讓三嫂輕松些,左右都是一家人。”
王珉點頭,他方才那樣說,本意是有些試探的意思,若是他們想都不想接受了,王珉之后可能就不會再對他們盡心盡力。
在府衙干了那么多年的捕快,雖然他秉公執法,但官場的糟粕,和各種糾紛他也目睹不少,戒心,無論是對誰,他都不會輕易放下。
將錢匣退給沈氏,“三嫂,這些銀子你先收些,等用時我找你拿。”
“不用,就放你那兒吧,拿來拿去多麻煩。”沈氏擺手,誠懇道,“之后的事,我確實不太懂,若是我忙著別的,沒在家,豈不是誤事,所以還是放在你那里吧。”
解決了這樁事,沈氏有種破開云霧見到彩虹的舒爽,銀子在誰手中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將店鋪給定下。
從王珉在軍隊兵士來臨前還執意挨家挨戶提醒,她便徹底信任了這個妹夫。
王珉思索片刻,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