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爸倒是不以為意,“小場面。冬冬,你下來就行了。”
董冬冬懵比,合著是她壓秤了唄?
很快,他們便到了老家,也是以后董冬冬他們的新家。
董冬冬很小的時候在這里住過,但是年代太久遠了,她有點記不起。
老宅地基其實還蠻大的,有個小院子,左邊是個倉庫,然后是兩個臥室,中間一個客廳,右邊是廚房和衛生間。而u型分布的房間前面還有一米寬的天棚,如此,下雨天從倉庫外繞到洗手間,繞一圈都不會被淋濕。偶爾享受一下愜意時光,坐在天棚下看雨落也很是不錯。
董媽嘴上煩董冬冬,卻早早的在院門口等爺倆回來。
下了車,董冬冬就忍不住問了,“家都被淹成這樣了,你們怎么不告訴我?”小鄉村偏遠,網上幾乎搜不到這里災情的報道,只是籠統的涵蓋在了Z省災情里。董冬冬出差回來的時候,市里早就沒了洪災的影子,自然也沒想到家成了這個樣子。
原來,董冬冬老家洪災比市區嚴重的多。本來家就在山下,連帶著泥漿全涌進了她家。但也不算泥石流,至少房子根基還堅挺,只是不能住人。
說來也奇怪,董冬冬家地處中原腹地,往年天災就是干旱,沒成想今年竟然是洪災,百年難得一見,撞了邪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不是。很快,全國各地救援物資就匯集到了Z省,董冬冬這輩子頭一遭被當成了災民在救助,也直到現在,董冬冬才知道政府給每戶受災家庭撥了五萬房屋補貼。
有補貼?老董藏得深啊!要不是她回來了,董爸董媽還不告訴她呢!
“告訴你干啥?五萬塊就能買一廁所,咱可是家都沒了,你還在偷笑!”董媽心中抑郁,她們家真是太難了。
董冬冬疑惑了,“還買啥房啊?這不是現成兒的嗎?”董冬冬眼光掃過老宅,雖然年久失修,但也算穩固,董媽這段時間也把這里收拾的干干凈凈的,只不過搶救出來的家當堆放在客廳,其他房間都空蕩蕩的。
但董媽也有她的考量。“這山頂沒什么人住,干啥都不方便。”她是想,等疫情過去了,就去縣城租套房子先,然后找個什么營生,重新攢養老錢。
“咱有小電驢啊!”
“小電驢它知道自己身上擔子這么重嗎?見天兒的負重上山下山?”
“大不了再買個三輪車!”
“你倒是大氣,錢誰出?”
“當然是老董啊!”董冬冬說的理直氣壯,”咱家共同財產什么時候有我插手的份兒?”
董媽:……你覺得你很幽默?
董爸在旁邊看的樂呵,“要不就再買個三輪車唄?反正我早想買了。”
打趣歸打趣,一家三口真的認真合計了下。奮斗了大半輩子奮斗了一套房,現在沒有了,確實沒有精力再奮斗一套,巧了這不是,老宅是現成兒的,賣不出幾個價錢,但是現在當家卻是正正好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以后再看看有什么其他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