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董家三口起了個大早,在董媽的嚴格監督下,全副武裝的出了門,直奔養殖場。
“咱買幾只小雞呢?”董媽坐在三輪車車廂,興沖沖的跟董爸和董冬冬商量。他們家三輪敞篷的,風吃了不少音量,董媽聲音都不自覺拔高了幾倍。
董冬冬可是想著她的大肉呢,“就買幾只小雞仔兒就跑這么遠,都不夠油錢的。”
在家憋了這么久,董爸就是帶著她們娘兒倆出來兜風的,“權當出來透氣兒,放松放松。”
“那我可得好好兒逛逛養殖場放松放松,老爹,遇到喜歡的小動物,你給我買幾只唄?”
“你是錢多還是你會養?”董媽深表懷疑。
董冬冬開了口就不會輕易放棄,“哎呀反正咱家在山頂,放著那么大好的環境不養幾只羊啊豬啊牛啊的浪費了。”
“你真是長了一張嘴什么都敢說啊!”又來了,董媽的懟懟神功。
不管,董冬冬已經給董爸董媽打了預防針,到了養殖場,她就拉著一養殖場工作人員一溜煙的跑沒影兒了。
去看養殖場都有啥動物她還沒有。
這養殖場很大,不只屬于一戶人家。原本這里是個貧困村,政府為了拉動經濟,搞了集體養殖。久而久之,這里成了周圍種類最全、場地最大的養殖中心。
董爸陪著董媽去了養雞場,也不管董冬冬去哪里。
此時,董冬冬正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大開眼界。
“光牛就有4種嗎?”董冬冬驚訝,“這……不都是牛嗎?為啥要養這么多種?”
工作人員笑著介紹到,“不一樣的,荷斯坦牛,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花花牛,產奶量最高;西門塔爾牛產乳量和產肉性能兼得;黃牛適合耕種,力氣大;肉牛純出肉。但是咱這兒品種其實也不全,主要看市場需求,還有就是環境了。比如水牛,咱這兒就不好養。”
其實不怪董冬冬驚訝。主要還是這個養殖場特殊,才會養殖這么多品種。一般個人養殖場,養一種牲畜就已經差不多頂厲害的了。
收起驚訝,董冬冬問了她最關心的問題,“那……一頭牛多少錢哇?”
“2000到5000不等吧,美女想買幾頭哇?哪個品種的?”工作人員已經準備給董冬冬挑牛了,恨不得三下五除二讓董冬冬拍板付錢。
董冬冬倒吸一口涼氣,“多……多少?”她知道肯定不便宜,但沒想到兩頭牛就能把她的錢包榨干,何況這里還有五種!還不說其他牲畜呢!
看來是沒那么多錢了。工作人員面上不顯,“沒事兒,咱先逛逛,最后再跟家人一起商量決定。”他知道董冬冬是跟爸媽一起來的,看來還得從那兩位身上入手。
董冬冬逛了好大一圈,期間董爸還跟她說,他跟董媽買好了雞仔,準備去逛逛養殖場,讓董冬冬逛完給他們發消息。
夫妻二人培養感情去了,董冬冬是多余的唄?
一圈下來,董冬冬發現好多她沒入手的動物。都是之前董冬冬嫌貴,沒下定決心買的。
整個算下來,董冬冬成對兒的買得砸進去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