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空間相當大的墓室,粗看之下幾乎有一個籃球場大小,頂高大概有兩層樓多。四周的墻面隱沒在黑暗里,看不太真切,唯獨中間有三個墳堆似的東西,在手電光的照射下顯得影影綽綽,宛若三個靜候此地的守門人。
楊哥一聲令下,其他幾個土耗子又扔了幾根照明棒,這才將整個墓室的結構呈現在眾人眼前。只見這是一個四方形的空間,四周的墻面平實,似乎都用夯土鋪了一層墻面,還有些疑似木質支撐柱的殘留,彌漫著一片不詳的詭異氣氛。
老馬看了不禁直嘀咕:“這是個啥么地方,哪有這樣的墓室哩?”
魏明和那些土耗子們都有類似的疑問。這所謂“墓室”里不但見不到棺材,也沒有任何陪葬品,不要說青銅器了,連個最普通的陶器都找不到,看來看去,都只有那三個墳堆似的東西。
打著手電仔細一照,這些土包都被刻意修成類似梯形的形狀,體量不小,幾乎與洞頂同高,看起來有一輛卡車的體量,整體呈品字狀分布,兩個朝向他們這邊,一個朝向內部。表面上生著一層灰白色的毛,仔細一看,與其說像墳包,倒不如說更像寺廟上的浮屠塔,在這樣的一個地下空間里顯得是既突兀,又詭異。
陳總看這幾個墳包奇怪,便問楊哥墓室里為什么會有墳堆。楊哥摸了摸腦袋,也想不出個靠譜結論,只好說這可能是商周時期的習俗,問問小魏也許知道。
魏明看到這幾個墳包似的東西,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告訴陳總和楊哥,商周時的葬俗就是“不封不樹”,別說地底,就連地面上也不興封土堆,殷墟的幾個大墓都是如此。甚至學界還有人認為,后來的封土習俗是印歐人從中亞輸入的傳統。
總之,后世極少發現商周墓葬,還因此發生過把秦墓當做周墓拜的烏龍。但是不管哪朝哪代,都絕對不存在把墳堆放到墓室里的做法。這幾個東西,搞不好都根本不是墳包。
這里墓室奇怪的東西,還不只是三個墳堆。只見正對著甬道的盡頭處是一面光禿禿的石墻,那墻正中卻頂著個鼓包似的東西,差不多一人高,表面也生滿了白毛。除了這些,也看不到什么耳室或者其他通道的存在。
耳朵尖的趙老驢好像察覺到了什么,面色悚然,對他們說:“這里面有東西!”
話音剛落,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仔細一聽,果然聽見里面傳來一陣“嘻嘻嘻”的怪笑聲,尖銳詭異,似人非人,像極了鬼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黃大師手握羅盤,掐指輕算,一臉氣定神閑:“別慌,這個不是鬼,不用怕他。”
但說是怪笑還在漆黑的空間中回蕩著,聽著讓人忍不住渾身起雞皮疙瘩,沒有一個人敢動。陳總問他:“那這不是鬼,難道是牛子?”
“是人,是活人。這個人就在最后那一座土丘前。陳總,讓你的保鏢打頭進去,抓人用不著土耗子。”
陳總一揮手,阿凱后面的幾個保鏢紛紛推槍上膛,從甬道進入墓室,分開上前包抄,其他人從后面跟上。仿佛是察覺到了有人進來,那怪笑聲越來越大,漸而變成了一陣歇斯里地的狂笑,回蕩在這墓室中,好不滲人。
俗話說人多好壯膽,這群人一齊進來,一路魚貫而入,徑直到了最后一座墳包,果然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蹲在墳包后頭的地面上。他手里似乎抱著個什么東西,正對著那奇怪墳堆不停發著抖,那“嘻嘻嘻嘻”的怪笑就是從這里傳出來的。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偷偷跑進來的謝瘋子。隨著這怪笑聲,他的肩膀一聳一聳,像是打嗝一樣。
他正對面的那座墳堆上,已經被他挖出了一個小洞,手旁扔了一把鏟子。這他手里抱著的東西,就是從墳堆里掏出來的。難道他是挖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寶貝?
一看到是謝瘋子,楊哥就氣不打一處來:“謝瘋子,叫我們好找!個驢日的自己偷摸進來拿寶貝,還他媽在這里裝神弄鬼!”說罷,一腳向謝瘋子踹了過去,把他踹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