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還有另一伙人?”
老馬面色凝重的點點頭,深呼吸了一口,緊擰著眉頭,像是非常努力的在回憶:“我不確定是不是看過,但我只是記得,記得有這么一群人,是…也是從商方殷都來的。穿的很華麗、進去以后就沒有再出來……”
沒有看過,但記得?這兩個互相矛盾的說法,讓魏明困惑了好一陣,直到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那些幻覺,忽然明白了老馬的意思。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眼前的“老馬”并不是某個單一的“鬼魂”附身,而是承載了許多不同的記憶的“同一個人”?
這個思考,又讓魏明陷入了進一步的困惑。如果是這樣說,那么現在主宰老馬的意識,又到底是屬于誰的呢?
“好,咱們說了這么多,我就來做個總結吧。”沒等魏明進一步發問,陳總率先打破了沉默,又恢復了他那副胸有成竹的領導氣派。“幾千年前,這個覡暌用許多人作為養料,種下了這棵所謂的通天樹,或者說叫陰建木。”
“這棵‘樹’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通往咱們頭頂的這個‘天國’,所謂極樂世界。這片云一樣的東西和里面的光,到底是什么,咱們現在不知道,按老馬的說法,甚至可能進去了也不知道。而按本地的這個槐仙傳說,上頭很可能是一片瘴氣,進去可能會送命。總之,除非實在沒路子可走,咱們現在就先不考慮從這里爬上去。”
“說回現在,一切的關鍵還是在一目鬼王,以及這個覡暌的身上,這里所有的怪事都跟他們有關系。咱們只要找到他們,就能把所有問題搞明白了,是不是?老馬,我記得你之前說過,一目鬼王的眼睛,是不是就在這地宮的下面?這里有機關一類的嗎?”
老馬“嗯”了一聲,閉上眼說:“確實就在下面。其實,不光是它的位置,連它的入口和進入的方法,我也都知道。”
陳總頓時來了精神:“哦?那你干嘛不早說?咱們進去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嗎?”
“這件事,本來我是想等你們醒來再告訴你們的,結果你們就忙著把我當鬼了。”老馬一邊說,一邊站起來帶著他們往旁邊走了兩步,指著離他們正對面的一列臺階:“地宮的入口,就在這個底下。”
他們所在的圜丘和明清時的北京圜丘結構類似,都是三層堆疊式樣的圓形祭壇,有四列出入階梯,但沒有圍欄。老馬所指的臺階,就是正對著祭祀臺和重屋中軸線上的那一列。圜丘本體以條石砌筑,內包夯土。而階梯三重,每重九階,一共二十七階,都是橫放的條石,兩側都有石質護坡包裹,看縫隙卻不同尋常的大。
魏明實在不算是什么盜墓倒斗的行家里手,看不出這里頭的名堂,便問一旁的老馬:“你說地宮在這個底下?這地方還能有什么門道名堂?還是說要我們去挖?”
“我都已經說了有機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關,你要是不相信我,我也沒辦法。”老馬有些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