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相信。而是就算有機關,也早已經過了幾千年了,是金屬會生銹,是木頭會朽壞,你要是知道點什么,還是直接告訴我們吧。”
老馬“哼”了一聲:“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別以為就你們現代人聰明。你們看看這顆通天樹,覡暌連這樣的東西都能搞出來,一點機關又算什么?”
魏明不說話了。這時老馬又指著圜丘外面的四根柱子道:“當年修建囚城的時候,只有覡暌最親信的工匠被允許在中間的位置施工,整個地宮的結構沒有人看得見。修完以后,這些工匠也失蹤了。我自己也是后來琢磨了很久,才知道進入地宮的法門就在這四根石柱上。”
老馬所指的那四根黑石柱,離圜丘周圍的排水溝還頗有一段距離,都是用一種特殊的黑色材料做的。魏明早就好奇這幾根柱子到底是什么,打開頭燈走過去,仔細打量了一番。只見石柱上落了很多灰,但仍能夠看得出來表面光滑,質地溫潤,很像是用某種玉做成的東西。柱子頂端有個小碗似的半圓形凹槽,看不出是干什么用的。
他又用手小心撣開表面的灰塵,再用手電往表面一照,只見“石柱”內部似乎是透明的。再看質地,這幾根柱子完全不像是石頭做的,倒更像是琥珀。
其實之前在祭祀臺上看到這幾根柱子的時候,魏明就已經對它們的作用有了些大概的推測,當即說:“既然圜丘是祭天的,那么這四根柱子,也應該是跟商代‘天神’系統有關的。按照方位,正好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世有五方上帝的說法,而商代只有一位上帝,之下有四方神,即風、雨、云、日,這可能是五方上帝信仰的淵源……”
“呵呵。”沒等他說完,一旁的老馬發出了不屑的冷笑。
這一路走來,魏明都是這支隊伍里的考古學權威,自己也一直不自覺的以這個身份自詡,實際上,他也沒出過錯。老馬這一笑,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多半是弄錯了什么。畢竟在某些史實細節方面,哪怕是真正的考古學家,都未必會見得比一個貨真價實的千年死鬼更靠譜。
“我先問你,你憑什么就認為,這個地方是一個祭天的圜丘?”
老馬這話問得他一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連陳總都不會認錯吧。他道:“商代人以天帝為尊,包括祖先神死后也是上天侍奉天帝,成為天帝的廷臣。再者,古人的觀念是天圓地方,圜丘本來也是祭天的場所……”
“噢,書背的不錯,還有嗎?繼續說說,讓我好好聽聽,看你們這些后人到底能扯出多少亂七八糟的玩意兒……”
這一下魏明被老馬嘲弄得有些火氣,臉漲的通紅:“那您這老祖宗倒是說說看,我錯在哪了?”
“你為什么就能確定,這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切都非得按照大邑商的規制來建造呢?你們是有什么把握,覺得這個地方的一切,都非得按照你自以為的規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