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會,大臣們事前知曉是討論全國行政區域等級劃分。宋朝此時一級行政區劃為府、州、軍、監,其中以州最為普遍。縣為二級行政區劃,早在天平興國二年,宋太宗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全國諸州直屬中央,另設通判為知州的副長官。
直屬于路的軍和監比之縣又高了一級。
而太宗此次朝會,把全國劃分為京東、東西、河北、河東、陜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四川、峽、廣南東、廣南西等十五路。大致相當于今天的省。
宋朝路級機構名目頗多,主要有漕司、憲司、倉司和帥司。
漕司是轉運使司的簡稱,是最先設置的重要路級機構,其長官為轉運使,轉運使總領財賦,還擔負監察的職能。
憲司是提點刑獄司的簡稱,長官為提點刑獄,剛開始只是轉運使的附庸,后來成為監察一路的最高司法官員。
倉司是提舉常平司的簡稱,長官即稱提舉常平,掌管一路水利、茶鹽等事。
帥司是安撫使司的簡稱,長官稱安撫使,原為諸路災害或用兵而派遣的專使,后漸漸成為專治一路軍政和治安的長官。
漕、憲、倉、帥四司各不統屬,都直接對中央有關部門負責。相當于后世西方的行政、立法、司法互不干涉,直接對中央負責一般。
趙光義和朝臣議定完畢后,天已晌午,各大臣各自回家用膳,趙光義來到御花園,就地吩咐把御膳搬過來用。
趙光義的心情很好,他看著王繼恩道:“你服侍我四年了,也算盡心盡力,你可有什么愿望,我可以滿足你,金銀財帛都可,畢竟有些事你知我知,你也算是我一大臂膀了。”
趙光義說的當然還是太祖死當晚,王繼恩不遵宋皇后之命,不宣趙德芳來見駕,反而把趙光義宣了來。宋皇后當場稱呼其為“官家”,也算無奈認可了他的即位。
王繼恩忙作揖道:“老奴服侍官家乃本分,不敢要何賞賜,但老奴久居宮中,甚感寂寞,老奴早年間亦學習過兵法,要是大宋出現變亂,老奴請纓為官家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