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如果軍隊不主動襲擾城郭,繞道而行,只要避過人煙,其實很難有人去注意他們。不過,師爺沒敢說實話。前段時間確實有人來報,城外發現了軍隊的蹤跡,但劉大福卻說不可能。前面是定北城,同州在其身后,也落部大軍若是越境,最先報告的人應該是定北城的太守。所以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劉大福充耳不聞。
楊燭明怒道:“有可疑之處便該小心查證,你們這是失職。”
劉大福不以為然道:“就算那些人真是也落部大軍過境,下官雖然沒有及時發現這個事情,但后面還有很多城郡,難道他們的太守也沒發現嗎?歸根結底,定北城沒有通傳此事,是以下官才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種可能。”
劉大福一推六二五,讓楊燭明大為光火,不過劉大福畢竟是朝廷命官,他也不能將之怎樣,便暫且壓下了此事。
翌日清晨,楊燭明便離開了同州太守的官邸。
楊燭明到達定北城的時候沒有驚動任何人,而是就像一個游商一樣,帶著幾個侍衛在街上隨意地閑逛。
從街上與百姓的交談中,他大概清楚了現在的情況。
一般而言,軍隊人數較多,都是駐扎在城外,鮮少會駐扎在城內。但遇到戰事的時候,則可以選擇據城固守。
楊重是在定北侯朱乞顏的壽辰后,被將士們發現徹夜未歸的。楊重是一個自律性極高的人,這體現在他從不操辦宴會,也鮮少出現在這種場合。他會去參加朱乞顏的壽辰,還是因為想要解決城內與征北軍的矛盾。準確地說是城內故意為難征北軍。
征北軍駐扎在定北城的西北方,人煙稀少,有大片空地,可供士兵訓練。但也因為太過偏僻,軍隊的日常采買都是需要經過城內的。幾十年間這本是約定成俗的事情,而且軍隊采買都是走的公賬,也是即時付款的,應當是沒有問題的。
朱乞顏被封定北侯也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了,楊重與其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但最近一段日子以來,城內忽然多了諸多限制,不允許城外的征北軍大肆采購補給。經常與征北軍進行供貨的糧商菜農等,也不敢再將東西賣給他們。一些士兵休假的時候也會進城游玩,但近期也被限制進城。
如此刻意地針對,楊重自然感覺得到,恰逢朱乞顏派人送來請帖,邀他參加壽宴,楊重略一思量便答應了。事情總是要解決的。
過程發展的很順利,朱乞顏非常好說話的表示這都是底下人自作主張,他與太守沈巖毫不知情,壽宴過后便解決此事。楊重不疑有他,壽宴過后便打馬出城準備回軍營。
而就在那個時候,楊重失蹤了。城內的人說他出了城,軍營卻沒有他的影子,征北軍副帥王兆安在遍查無果后,要求進城搜查。被朱乞顏一口回絕。自那日起,雙方便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