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眾和口碑的競爭,我提幾個要求。”
蘇望目光掃向眾人,首先是看向了黃國斌,“技術部這邊,對于移動端產品的開發要加快,把主要精力放在塞班、安卓還有IOS系統上,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同時對于GPS定位系統開發速度要加快。”
“蘇總,技術這邊已經是開發出來了,只等產品發布了。”
黃國斌點了點頭,關于技術這塊,早在年前蘇總叮囑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帶著團隊開發了,現在一個框架是構造好了,而且公司對于這方面的技術人才儲備也招聘的很充足。
“審核部這邊,要加快審核速度,但同樣也要嚴格把控審核質量,不能為了追求商戶入駐數量,而就過于放低入駐條件,條件沒有達成的,一律不允許通過。”
對于商戶的資質審核,在蘇望看來是一條紅線,搞本地生活服務化的,如果這方面出了問題,哪怕只是一個商戶出問題,最后也會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名聲。
越是競爭期間,就越是要嚴抓這方面,以免被競爭對手給抓到漏洞用以攻擊。
“市場部這塊,進行推廣的時候,要發揮我們的優勢,向商家推廣我們的訂單系統和管理軟件,我們免費給商家使用,而針對用戶這邊,給予用戶實實在在的補貼,一旦發現有商家虛假抬價再進行減免的假補貼行為,一次扣除30點信用分,信用分為0的直接關閉該店鋪,同時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信用體系,不是蘇望臨時想出來的,這東西就跟某寶的店鋪信用分一樣,蘇望的想法是每家店鋪的起始信用分是100分,每100個好評累積增加一個信用分,網站到時候會有一個信用分排名。
信用分的推出,會讓商家對用戶消費情況上心,為了讓用戶給好評,肯定會用心服務。
當然了,有好評就有差評,差評則會扣除信用分,同樣的,也會滋生一些所謂的惡意差評,但對于惡意差評,蘇望也是想好了,由數據部進行數據分析,如果一個用戶在多個店,或者在短期內惡意差評較多,會將該用戶進行降權甚至封號處理。
“蘇總,這樣的話會不會流失用戶?”
有管理有些擔憂,就拿某寶舉例,為了吸引用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這些方案導致一些店家對于用戶的差評極其在意,有時候為了讓用戶消除差評,商家甚至愿意額外補貼。
某寶不是不知道這消息對商家來說不太友好,但還是這么做了,為的不就是搶占用戶嘛,有了用戶還怕沒商戶嗎?
“我們流失掉的是那些惡意用戶,這種用戶再多對我們公司的發展都沒有幫助。”
蘇望的態度很堅決,同時繼續說道:“另外宣傳部這邊,要做好公司形象公關,但不要和其他公司一樣,一出了事情就想辦法捂蓋子,或者是花錢擺平,公司在飯否網上注冊賬號,對于和公司有關的,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都要進行回應。”
……